|

从天津市建委获悉,目前,本市已全面展开六项便民工程的建设,这将为市民生活带来实惠。六项便民工程包括:整修里巷道路300条、新建改造低洼地区排水管道50公里、建设街区小绿地200片、建设公共厕所100座、整修公交中途站候车亭200余个、建设人行天桥21座。
整修里巷道路300条
今年,本市将整修里巷道路300条,共160万平方米。据了解,这些里巷道路主要分布在市内六区的旧楼区,其中以和平、河西两区为重点。
在整修过程中,本市将以道路修复为主,同时还将对一部分路面做新的铺装,并对土地部分进行硬化,有条件的还将建设园林设施。对于没有排水设施的里巷道路,将全部予以补建。“五一”之前,60条里巷道路将完成整修,面积达31万平方米。今年7月底,300条破旧的里巷道路将集体“下岗”,市民的出行将更加方便。
新建改造低洼地区排水管道50公里
今年,本市将新建、改造低洼地区排水管道50公里,其中包括里巷道路整修过程中的排水管道补建29公里,市内六区低洼地区排水管道改造21公里。
据了解,这50公里将全部采用管径为300毫米的排水管道,改造后,能有效解决低洼地区的雨季积水问题。目前,低洼地区排水管道的新建和改造已开工15公里,在6月份汛期来临之前,全部改造将结束,低洼地区的居民将从此告别被“淹泡”之苦。
建设街区小绿地200片
今年,本市将新建街区小绿地200片,共67万平方米。其中,市内中心区将建设150片,50万平方米;外环线以外地区将建设50片,17万平方米。
据了解,这200片街区小绿地的面积均在500—3000平方米之间,将被打造成为“精品”绿地。它们有的将配以景观雕塑、小品,有的将与园林设施相结合,建成后将成为点缀津城的美丽符号。
建设公共厕所100座
今年,本市将新建公厕100座,其中包括50座高标准星级公厕。据了解,这些公厕的建设将分布在快速路、停车楼、地铁1号线车站、二级河道沿岸、公交场站等处,并将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例如,在绿色植物较多的地带,公厕将被建成绿色;在特定场所,公厕还有可能被建成卡通样式。
此外,在50座星级公厕中,将建有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高档洁具、高科技过滤除臭设备、化妆间等,还将配有24小时的保洁、管理体系,充分体现出了设计的人性化。
整修候车亭200余个今年5月份,本市将开始对市内六区的200余个公交中途站候车亭进行整修。在整修过程中,将为这些候车亭装上雨棚,为乘客遮风挡雨;还将安装座椅,供乘客小憩。每个候车亭都将安装公交线路图、醒目的站名和站牌,它们用特殊材质制成,可以有效地防止“涂鸦”。
据了解,这200余个候车亭将被整修为5种不同的样式,分布于快速路、海河两岸、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的候车亭将各有自己独特的“外貌”和功能。其中,位于快速路和主干道的候车亭将装有GPS电子站牌,能显示不同线路公交车到达的时间,同时还将装有公交线路查询系统,乘客可以通过触摸屏轻松查询自己需要转乘的线路;而位于海河两岸的候车亭则将被打造为“船”的形象,曲线形上挑的顶部造型巧妙地与海河景观融为一体。
建设人行天桥21座
为解决行人和自行车通过快速路的问题,今年,本市将在东南半环和两横两纵快速路上建设21座人行天桥。其中,位于东南半环上的富民路人行天桥和环湖中路人行天桥已经建成,其他天桥也已经完成了设计,将于近期开工。
据了解,快速路两座立交桥之间平均每隔不到1000米就将建有一座人行天桥。这21座天桥将全部采用全钢结构和简约、优美的造型,并将配以夜景灯光,建成后将成为美丽的城市景观。此外,有一部分天桥还为残疾人预留了无障碍电梯,充分凸显了设计的人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