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公交站名咋改,您来谈谈看法》报道见报以来,成为读者议论焦点,大家除了普遍建议“站名关键要实用”之外,还对公交站命名的各种方式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公交站名不可轻动
天津市目前的公交站名中存在表述不清、站路不符等问题。一些站名对于经常乘坐公交车的乘客们已经非常熟悉,一些乘客建议不要轻易改动。一位读者就认为改站名最好不要变动太大,应考虑到乘车人的记忆惯性,但同一站头,不同公交车最好使用同一站名。一些天津市民还提出,如果要改站名,事先最好在公交车站附近和途经此站的公交车上把改名方案对乘客进行公示,征求线路目标乘客群的意见,综合进行考虑。而像小白楼、王顶堤这些一般天津人约定俗成都大体知道方位的站名,最好不要随意改动。
命名方式可多样
本报的后续报道中提到了有读者建议可采取“某两条路交口”这种坐标式的命名方式,得到了不少读者的赞同,他们认为,这种命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交站命名时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把这种思路推而广之的话,公交站在命名时实行“双轨制”其实值得考虑,比如除去“坐标命名法”之外,还可以选择“兼顾法”,读者安学宇就建议八里台站可以改为八里台南开大学站,既兼顾了一些“老天津”对地名的惯性概念,也照顾到了公交站点的文化品位,对熟悉和不熟悉附近情况的乘客都有所关照。公交站名越具体越详实越好。现在其实有些公交站在命名时已经采用的是一个主站名之外,再在括号里添一个分站名的命名方式。
站名最好再具体些
不少读者同时提出,一个名字好几个站一起用也很让人头疼,比如公交百货大楼站、王顶堤站、南楼站都有多个不同的站头设置,用的全是同一个站名,有的倒乘乘客有时候就搞不太明白,常常发现下车站不是自己要换乘车辆的站点,为此走上不少冤枉路。乘客们建议,这些涵盖范围比较大的站名最好再对站名的具体位置进行一下适当的解释,比如王顶堤有不少居民区,可在王顶堤后面加上附近居民区的后缀,方便乘客识别选择,一个站名对应一个站头才好,一名多站也当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