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下,小草在歌唱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泰戈尔
自信的邱桐,秀气的赵欣,含蓄的曹正,腼腆的傅爱华,活泼的郑双超和喜欢思考的李斌。当我和这6位准大学生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各自艰难的求学经历时,不由得被他们的热情、纯朴、顽强和坚忍所感动。那是一个异常闷热的下午,在几个小时的采访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们讲到了父母的艰难、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友谊,却唯独没有讲他们自己,没有讲他们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那么好的高考成绩。但恰恰从他们对自己的有意忽略中,我看到了这些学子身上难得的优秀品质:诚实、善良、勤奋、懂得感恩和体谅他人。
在今年天津市数万名考生中,他们都以600分左右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各自理想的大学,其中有4位同学考取了清华大学。与他们的高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们又无一例外地全都出自于贫困家庭。出色的学习成绩与贫困的家庭背景,使他们拥有了一个新的称谓:自强学子。在《城市快报》与市慈善协会共同举办的“爱心成就梦想”大型助学活动中,正为筹措学费而处在艰难之中的他们,幸运地被爱心包围,在许许多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能够顺利地走进梦想中的大学校园了。
同样的青春,不同的岁月;同样的花季,不同的际遇……在都市五彩斑斓的天空下,在大多数同龄人衣食无忧的日子里,他们,究竟走过了怎样的一条求学之路?在这条路上都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呢?请看———
■赵欣
夜晚的泪,化作了黎明时分的露珠,滋润花朵露出笑容。
这是一个秀气、温顺、乖巧、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女孩,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一些。在她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她读初三的那个下午,放学回到家才发现,家里空空荡荡。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和他们并不住在一起的姥爷来了,这使她感到非常奇怪。她问姥爷:我爸和我妈呢?只见姥爷还没说话就已经是泪水盈眶了。赵欣吓坏了,有些不知所措,难道是……果然,姥爷告诉她,她爸爸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了,她妈妈也在医院里,并且医院已经给她爸爸下了病危通知,情况很危急。那一刻,年幼的赵欣觉得她们家的天塌了。
在她的记忆里,还在她上小学时,父亲就下岗了,失业后一直在外面打各种零工,卖过菜,干过很多种工作。爸爸还有腰椎病,经常需要针灸和贴膏药。妈妈原来在一家纸盒厂工作,后来也下岗了。妈妈的视力不好,属二级视力残疾,下岗后没有收入,全家的担子都压在了爸爸一个人的肩上。如果爸爸真的治不好,那她们家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经过医生的全力救治,爸爸总算脱离了危险,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就又出去打工了。面对父母虚弱的身体和微薄的收入,赵欣过早地品尝了贫穷的滋味。吃什么穿什么她都不在乎,她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拼命学习上。最让她难过的是她无法像其他女孩子那样和同伴们一起开心地玩。同学之间的聚会,无论她多想参加她也不敢去,因为这样的聚会大多约在公园,她没有钱买门票,懂事的她也从来不向父母开口。有时同学过生日,大家免不了要互送礼物,她没钱给同学买礼物,便也从来不敢收同学给她的礼物。当有同学约她一起去吃麦当劳时,她只好借口减肥而独自避开。不理解的同学还以为她性格孤僻,而实际上,她那种无言的内心苦涩只有她自己独自吞咽。
最早她家住的是平房,后来拆迁,她们又借了些钱才买了一套一居室的单元房。开始是父母住在居室里,她住客厅,上高三以后,父母为了保证女儿的学习备考,就把唯一的房间让给她居住,父母住在厅里。女儿睡客厅的时候,怕影响她写功课,父母甚至不看电视。每天早晨,她都要靠闹表来叫醒。可是因为夜里睡得晚,她从来都没听见过闹表的叫声,都是妈妈做好早点再叫醒她。“妈妈永远比我起得早”,说到这时,小姑娘满怀愧疚。从初中起赵欣就一直贫血,头晕已是常事,蹲下再站起来时双腿发软,几乎走不了路。就在前几天,她在家里时,突然眼前一黑就平躺着摔了出去,妈妈听到声音后急忙跑过来抱住她,妈妈都吓哭了……赵欣说着声音哽咽,眼圈红了。小小年纪,她已懂得心疼父母。当她以590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南开大学时,全家人并没有笑出声来,就在这天,她姥爷又被查出患了重病,她现在每天都负责到医院给姥爷送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