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美食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据了解,该美食展示虽然比沈阳举办的“满汉全席”规模稍逊一筹,但展出的30多道菜品中,使用的材料却涉及鹿鞭、鹿茸、灵芝、甲鱼等上百种珍贵材料,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市场上很难买到的,而且身价不菲。据主办单位的工作人员介绍,在这些菜品中,有不少是“满汉全席”目录中的知名菜品,制作的工序也是按照“满汉全席”的流程操作。
六成菜品选用高档材料
记者在现场看到,厨师在制作美食展品中的招牌菜“佛跳墙”时,精选了上等的大排翅、日本吉品鲍鱼、广(鱼)肚、乌参(刺参)、瑶柱(大干贝)、蹄筋、杏鲍菇等10余种高档山珍海味,用8小时熬出制作“佛跳墙”的上汤。整道菜的制作工序需要历时2至3天,由3至5名厨师分别负责淹、蒸、炒等10道工序。为了保证“佛跳墙”原汁原味,其制作和运输过程都得在零下18度的低温环境中进行。为此,制作这道菜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此外,“坛烧八宝”作为参加展示的招牌菜,主料也精选了海参、鲍鱼、干贝、鱼翅、鸡、鸭、猪蹄筋、羊肘、鸽蛋等十八种高档材料,这些材料俗称“十八罗汉”,然后加上十余种冬笋、冬菇等辅料,以慢火煨制而成,也是耗时、耗力的一道菜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精品菜展示中,像“佛跳墙”“坛烧八宝”这样制作工序复杂,选料高档的菜品不少于10道,在展示中占到了60%以上。
展示一次最少浪费万元
这些选材高档的菜品尽管味道鲜美,但展示后并没有人食用。据现场的一位参展人员透露,这些菜看上去非常诱人,但都是用来展示的,而不是让人品尝的。这是因为现场的参观者非常多,有的参观者用手去摸参展菜品,所以展后就不能食用了。
据有关人员介绍,参展的美食最多展示一天,但参展方在材料上的投入至少在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以上,而最终90%以上的菜品都被扔掉了。
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些大型展示活动中,有的参展单位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往往不计成本,把挥霍浪费当成了吸引人们眼球的亮点,却不知这种浪费行为会引起老百姓的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