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风靡世界,但为何几火车的服装也抵不上别人一提包“芯片”?土地、能源、水和劳动力全面告急,但为何许多企业消耗了资源不见利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从我国快速而繁荣的经济中看到忧患:自主创新匮乏,在全球一体化中受制,给国内并不宽裕的资源环境雪上加霜。
走自主创新之路,锻造中国经济之“芯”,眼下正成为国人的共同呼声。
自主创新:问鼎世界市场的发言权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在加盟世界市场竞争中,多数企业以当“配角”入门。“配角”的确是后起之秀的理智选择,然而发言权永远在“主角”手上。没有发言权的结果是:市场蛋糕最甜的部分与你无缘,市场风险随时光顾而你无力说“不”。
作为较早接触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东部地区,经历了做“配角”的痛苦嬗变,正通过自主创新,争当“主角”。
今年3月,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升、12升大功率欧Ⅲ发动机在山东潍柴公司完成样机试制,从而标志着我国内燃机制造开始进入自主创新的“中国动力”时代。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表示,这个系列不是过去引进消化的斯太尔系列基础上的改造,而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系列,是第一个完全意义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基本性能和各项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型产品先进水平,并为开发研制下一代欧Ⅳ系列产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然而,曾几何时,潍柴公司几乎面临绝境。上世纪80年代初,奥地利斯太尔公司愿意向中国转让整套重型车,为了学到新技术,潍坊柴油机厂投入大量资金,上了斯太尔发动机项目。可谁能想到,斯太尔整车引进项目直到1993年才通过国家验收,并大大超出预算,财务负担的重压和市场低迷的现状,使与之配套的潍柴等发动机生产企业遭遇了空前困难。
1998年,公司决定让单纯为重型卡车配套的斯太尔转而为工程机械配套。仅仅几个月,潍柴技术人员就开发出新型斯太尔发动机近百种。随后,公司相继闯进船用、装载车用和发电机组等新领域,迅速赢得用户青睐,成为国内大型动力机械的主导机型。
自主创新给潍柴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多年来,潍柴公司连续投入十多亿元,不断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潍柴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主研发和联合研发的模式,初步形成了生产一代、预研一代的开发格局。
4月12日,潍柴决定投资1亿元加快欧Ⅲ发动机研发速度。同一天,潍柴公司设在奥地利的“ADL研发中心”正式更名为“潍柴欧洲研发中心”,潍柴成为唯一在国外拥有自主品牌研发中心的中国内燃机企业。
自主创新:走出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给中国企业造成的最尴尬的局面是:长期处在世界产业价值链条低端。低端意味着单位产品赢利能力的底下。单位产品赢利有限,企业只能靠无限扩大产能维持,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饱和。
处在价值链条低端的经济事实上是一种消耗本国资源元气却又长期为生死挣扎的弱势经济。走自主创新之路,走出价值链的低端地位,才能充分激发我国经济潜在的力量。
绍兴县是纺织业的汪洋大海, 11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着4500多家纺织企业,去年产值达到700多亿元。但是近年来,由于过多“巨人”扎堆拳击,产能过剩。上涨的成本无法传递给最终产品,大批企业亏损。截至2005年2月底, 181家印染企业中有64家亏损,亏损金额高达1.52亿元。
就在所有人都在捏一把汗的同时,绍兴县的纺织业却在持续8个月大滑坡之后,神奇地出现了强劲的回暖势头。县委书记徐纪平肯定地说,到今年底绍兴的工业利润将会走平,而到明年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快速回暖的原因是,短时间内,在纺织业外部和内部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点,迅速地挽回了经济颓势。
“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仅仅用了24个月,就完成了一套年产60万吨“PTA”装置的设计和建设,并顺利实现投产。这个项目,使得绍兴纺织业,一步进入产业链的上游。不仅“华联三鑫”一年内实现百亿元规模,而且为整个绍兴的纺企节约了1.8亿元的成本。天圣纺织集团去年主动将出口从7000万美元降到4500万美元。同时,添置价值960万元新设备用于产品的升级和研发,使得一批新产品进军欧美高端市场。
自主创新:政府有为的新舞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如何在经济发展上更加有为,成为各地一件苦恼的事。政府对微观经济过多介入往往会引起企业的不满。但是,创新行为,往往凭单个企业无法实现,政府作为不仅受到企业的欢迎也给政府提供了推荐经济发展的新抓手。
今年以来,在浙江省流传着一个新名词:“腾笼换鸟”,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换来新的产业、新的体制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浙江省科技厅随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实行新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进一步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导向作用。
为了鼓励自主创新,宁波市政府每年将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现有各类科技奖项,奖励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个人。“这么大的奖励力度,在国内城市中也不多见。”宁波市有关负责人说,宁波已明确提出,要不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到2008年,基本形成满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需要的科技支撑体系,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
以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出名的浙江省义乌市,对企业自主创新出台了多项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去年以来,义乌已投入50多亿元,用以提高装备水平,不少企业的新设备达到每台100万元,贵的达850万元。自主创新使义乌的小商品有高科技含量,袜子、拉链等生产基地的规模在全球名列前茅。
今年4月,浙江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搭台,推动省内百家企业与百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百个技术合作项目、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对接与合作。实践证明,自主创新之路,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希望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