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村子能有112个姓氏,完全可以申请世界纪录。”昨天,针对天津市东升村姓氏多的情况,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给出了确切的消息。按有关工作人员所说,如果这一情况属实,那么东升村完全可以把温州那个拥有87个姓氏的村子PK下去。
据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工作人员介绍,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接到了温州那个村子的申请,和相关媒体所报道的情况一样,这个拥有4000多人的村子里有87个姓氏,基于这一点,该村打算申请“中华姓氏第一村”的世界纪录。目前,有关申请后的核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不过,得知天津有一个村子竟有112个姓氏,远远超过了温州那个村子25个之多,工作人员表示相当吃惊。负责处理该项申请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很希望东升村能尽快递交一份申请,将村内姓氏情况的大致内容写清,如果这样的话,他们肯定会重新考虑该项“世界纪录”到底颁发给哪个村。
据工作人员透露,对于东升村姓氏多的情况,他们也从媒体的报道中有所了解,他们相信情况不会有假。所以,东升村如果将申请材料传过去的话,就很可能成功夺得这一“世界纪录”。
得知这一消息后,东升村方面也开始紧锣密鼓地搜集相关资料,力求将申请写得更加严谨。该村的赵村长告诉记者,他们将在近几天内将申请材料写好,并传真给上海基尼斯大世界总部。而且,他们坚信,自己这个只有50年历史的小村能够进入“世界纪录”。
秘姓568人 大都遇过读错音的尴尬
秘姓属少数民族的姓氏,据记载产生于十六国时期,为南安好族的后代,后由于音译等诸多因素,形成了秘姓,在姓氏中,该字应读“必”的音。
和多姓比起来,姓秘的人在天津要稍多一些,但也只有568人。正如家住河西区的秘大姐所说,这么怪的姓,如果想碰上和自己同姓的人,简直比登天还难。秘大姐告诉记者,和东升村那名同姓的男青年一样,这么多年来,这个姓的读法也一直困扰着自己。
秘大姐说,他们家里兄妹并不多,总共加在一起,也就六七口人。可是,在平日的生活中,只有自家人能把这个姓的正确读音读准,同事、朋友基本上都不知道她家该姓什么。而且有些时候,当她告诉别人自己姓“必(音)”时,别人肯定会写成“毕”,据秘大姐所知,所有秘姓的人都遇到过被人读错音的尴尬。
多姓全市只有452口 不少人同祖同宗
多姓是商代多父鼎主人的后代。多父鼎是一件器具,其主人拥有这个多父鼎后,便将其后代的姓氏改成姓多,多姓也就由此而来。
在1000多万的天津人中,多姓人口只有452人,可以说是沧海一粟。说到自己这个“怪姓”,今年三十来岁的多先生一个劲地笑。不过,尽管人少,多先生说,在平时的工作接触中,他还真遇到过和自己同祖同宗的人。
多先生家总共有十来口人,祖籍为河北省。据多先生介绍,尽管自己觉得自家的姓氏没什么特别,可每次外出办事时,别人一听到他这个姓就觉得奇怪,有人甚至要问上好几遍,好像是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什么毛病。为此,多先生还特意查过《辞海》,在“多”字一栏的最后一条解释中,多先生看到“该字可作姓用”,这才放心。
自己的姓氏特殊,多先生每每遇到生人也会刻意留意一下人家的姓氏。说来真巧,这么多年,多先生还真遇到过三四个和自己同姓的人,而且仔细攀谈起来,大都能攀上点关系,不是同祖就是同宗。
及姓638人的“大户” 不少来自及家村
春秋时期,晋国一名大夫以邑为姓,便出此“及”姓,一直沿用至今。
和多、秘这两个小姓比起来,在天津拥有638人的及姓家族算是“大户”了。但要寻找起来,也得费一番周折。在河北区的及师傅家见到及师傅时,这个开朗的老汉对于自己的姓氏颇为得意。及师傅说,就因为自己的这个怪姓,有时出去办事都方便许多。
据及师傅介绍,由于自己的姓氏比较特殊,所以很容易被人记住。这样一来,不论是干什么,只要把自己的大名一报,别人一准忘不了。及师傅的这一感受得到了全家6口人的认可,连及师傅的小孙女都说,学校的校长第一个记住的名字就是她的。
及师傅回忆说,他家的祖籍在现在的河北省沧州一带,他们的老家就在及家村,不过整个村子里的人加起来也不过千把人,现在在天津的不少及姓人都来自那个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