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同志在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上这样要求。“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地把增强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关注天津体育事业的发展,给天津体育插上了继续高飞的翅膀。
构建起与国际化港口大都市相适应、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系统,多层次地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把天津建成与环渤海经济中心相匹配的体育强市。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增强市民体质、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根本任务———天津体育为自己“十一五”的飞翔找准了目标。
市委、市政府多年的关心和支持为天津打造体育强市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五”期间,天津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75平方米,是十年前的十倍左右,各郊县率先在全国建成了“全国体育先进县”。在全国群众体育综合评估中,连续五次被评为优秀。竞技体育也有了长足进步,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雅典奥运金牌翻番,全国第十届全运会以15.5枚金牌闯入前十名,天津女排夺得大满贯,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市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如喜人的东风给天津体育的飞翔以无穷的动力,也给了天津体育工作者信心。市体育局在《天津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为天津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由占全市总人口的40%提高到50%,市民体质测定合格率由现在的71.9%进步到80%以上,市民人均体育消费占日常生活支出比例达到8%,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竞技体育也不甘落后,在北京奥运会上力争做出更大的贡献,鼓舞天津市民。多办体育比赛也是丰富天津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市体育局不但在“十一五”期间要承办2007年女足世界杯、2008年奥运会足球小组赛,争办一届世界单项锦标赛,以及每年办30次全国比赛。
天津正进入一个新的上升期,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五”创造了佳绩的天津体育也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推动天津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