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用枪与警用枪区别
中国手枪的设计生产多年来一直是军警不分,以军代警。国际上的确出现了既适合军用又适合警用的手枪,比如伯莱塔92FS,格罗克17和西格绍尔P226等,但是毕竟警用武器有自己独特的要求,这是由于军、警不同的任务所决定的。
手枪在军用武器中占很次要的地位,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一次战役靠手枪决定胜负,手枪配备人员是指挥官、特工、文职人员、飞行员和驾驶员等,这样手枪的制能力或者杀伤力就是次要指标。军用手枪要求后勤保障容易,比如子弹通用、零件数量少、配件容易更换和耐用、耐恶劣自然环境等。又由于经常遇到野战的缘故,军用手枪对远距离的效能比较重视。
而警察所面对的枪战与军队有着明显的不同,警察是在枪战的第一线。警用手枪在多数情况之下是警察唯一的杀伤性武器。警察的枪战几乎全部发生在近距离,而且具有突发性,持续时间短。
更为重要的一点不同是军队是处于战时心理状态,遇到战斗无所顾忌。然而警察的心态则完全不同,他们的行为不但受到法律的约束,同时还承受着来自社会及舆论的压力。举起手枪,他们要在不到一秒钟之内做出将被其他人评论许多年的重大决定。
军队作战中,尽管会有闪电战,但是毕竟后方人员和军官使用手枪仓促应战的情况十分稀少。但是对于现代警察来说,遭遇战却相当普遍,所以警用枪的反应速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然而警察的主要工作却不是进行枪战,警察绝大多数时间是进行调查、协调、处理纠纷等和平性质的工作。这样他们配枪的安全性也极为重要。也就是说,平时手枪需要绝对安全,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手枪可以立即打响。从这个角度上看传统的单动击发配上保险显然不能满足需要。
“军与警的不同使他们对枪的具体要求出现差异。所以说9mm警用转轮手枪的问世是中国警用装备的一大进步。”一位轻武器专家如此评价这次警察换枪。
“什么警种配什么枪”
“什么警种配什么枪”,据一位不具名的轻武器专家透露,早在2002年,转轮手枪开始立项论证之初,公安部领导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以支持转轮手枪的普及。但是由于6颗的低容弹量、手动式的古老机械结构等特点,将转轮枪作为警察用枪的构想,曾被一些射击专家们抨击为“历史的倒退”。
关于“装备转轮是一种历史倒退”的说法引起了公安部的注意,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后,公安部一位领导专门对此批示,“什么警种配什么枪”。这个批示最终决定了第一代警用手枪的选择。
曾参与论证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对媒体说,新手枪其实目标就是让巡警佩带,这和巡警工作特点有关系,转轮手枪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这一要求,警用手枪的定位确定了转轮手枪最后的胜出。
这名专家说,当时的公安部部长贾春旺最后亲自确定将转轮作为换枪首选。“4·24”会议后公安部开始设计制作转轮手枪,“大底圆弹”的设计初步定型。设计投资近百万元,公安部装备财务局也开始在国内招标。
中国公安大学警体系教授王镭教授认为,中国将警种切分的非常细,交警、巡警、治安警这些承担着大量非警务工作的警察,应该配备可选弹种、反应迅速的转轮手枪。
王镭教授认为,首支警用转轮枪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警界用枪理念上的重大改变。“警用枪支应该朝杀伤性和非杀伤性两个方向发展。”
转轮手枪成为警用手枪给国内警察全面配枪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2005年底,就在公安部透露转轮将于今年正式列装的同一天,新《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有一条提到,从今年1月1日起,在道路执勤和执法中,如有必要,交警上路执勤可配备枪支等武器。这一规定即刻引起高度关注。
“转轮手枪特别适用于巡警、交警和治安警,他们经常近距离面对突发的危险情况,需要快速反应、可靠性强的枪械。”王镭教授说,她认为警察用枪是法律赋予的权力,交警配枪是好事。
王镭认为,新一代警用手枪的出现可能会给警察用枪带来一种新变化。“现在警察用枪的环境并不是很好,现行法规对警察用枪的保护不到位,如果警用枪支杀伤力大,容易伤及无辜,将承担不必要的压力。建议警用枪支的选择种类更多一点,既有杀伤力大的,也有非杀伤力的,也许警察的执法能力还会增加。转轮手枪是走出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