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衬衣棉衣连着换,多穿少穿都没根。忽冷忽热,近一周的阴阳天让不少孩子进了医院。感冒、发烧成了各医院儿科的“主治病”。医生发现,不少孩子得病都与粗心家长没有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有关。
昨天中午,儿童医院门诊大厅,数百位家长正在陪孩子看病,门诊大厅内坐满了候诊的小患者。孩子的啼哭声、家长的说话声……护士忙得一路小跑,医生忙得顾不上吃午饭。来看病的小患者们几乎都是感冒、发烧。一位家长对记者说:“几天前,孩子突然患上了感冒,我们怕他看病耽误功课,所以一直拖到周六才来。”一位导诊护士告诉记者,清明前后,感冒、发烧的孩子明显增多了,这个情况在本周末尤为明显。由于孩子们的患病情况大致相同,所以医院也提前做好了准备,争取缩短他们的候诊时间。
“感冒、发烧的孩子几乎占了七成,天气变化是发病最大的原因。”足足忙了一上午的石主任说,连续几天来,来看病的孩子明显增多了,他们患的大多是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病症。连续几天的气温骤变为发病提供了条件,再加上一些粗心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使得那些抵抗力差的孩子纷纷病倒。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医院,记者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儿科门诊看到,带孩子看病的家长几乎站满了楼道,输液的孩子更是坐得满满的。该医院的韩主任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来看病的患儿突然大幅度上升,几乎比平时的就诊量翻了一番,导致孩子生病的原因就是天气忽冷忽热。
这个周末,无疑是孩子们的“集体看病”日。记者从本市各大医院了解到,患感冒、发烧到医院看病的孩子竟有近2000人,综合医院大都出现了儿科人满为患的局面,专科医院的情况则略好一些。一位医生说:“儿科的‘就诊高峰’集中在清明前后,而周末自然成了‘就诊峰顶’,估计周日来看病的患儿也不会少。”
专家提醒:吃清淡多喝水增减衣服别大意
针对这次的儿科“就诊高峰”,医生们一致认为天气变化应是“罪魁祸首”,但是家长的粗心大意也不容忽视。
“清明前后的天气变化太大了,昨天还是艳阳高照,今天却是寒风飕飕,有时刚穿上衬衣,就要换上防寒服。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被忽冷忽热的阴阳天‘晃’病。”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其实,在忽冷忽热的天气中,孩子们得病与家长有很大关系,有些粗心的家长因为没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导致孩子得病的情况在近几天的病例中非常多,占了五成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粗心家长的数量确实不少,可是有些家长的做法就不是粗心可以解释的了,比如有的家长说:“我刚把厚衣服洗了,没想到会频繁变天,所以没给孩子换衣服。”又比如有的家长说:“我刚看完天气预报,气温肯定还得升上来,孩子少穿点儿,省得一会儿再脱。”还有的家长说:“现在有的姑娘都敢穿裙子逛街了,孩子还穿这么多干嘛,少点儿看着精神。”
对此,医生提醒广大家长,由于天气频繁变化,早晚温差更大,所以家长应该密切注意孩子的衣服,热了少穿点儿,冷了多穿点儿,千万别怕麻烦,更别只注重外表。另外,在春天应该让孩子多喝水,吃清淡食物,屋子及时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减少孩子患感冒、发烧的可能。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已患病,不要担心孩子的功课受影响,应该立即送患儿到医院看病,防止孩子的病情越发严重,进而引发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同时,避免患儿和其他小朋友接触,以免周围的孩子也患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