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统计局:7.3%和17.3%,还得在底下再沟通
易宪容:7.3%和17.3%,我更相信国家统计局的7.3%
北京房价高,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但前不久却出现了这样一件蹊跷事儿。3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70个大中城市1、2月份的房屋销售价格情况,其中北京1、2月份房价同比上涨7.3%,而第二天,北京市建委、北京市统计局等部门对外公布:1-2月,北京市商品住宅预售交易平均价格涨幅为17.3%。同一个城市,同一段时间,两个政府部门――北京市建委和国家统计局,他们的统计数字相差了两倍以上,老百姓懵了,不知道该听谁的好。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易宪容有着自己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易宪容表示,对7.3%和17.3%这两个数字存有质疑,但是他更相信的是国家统计局的数字。
“我相信国家统计局肯定是,他更权威,我更相信这个。”
易宪容认为,房价涨幅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房价涨幅越高,往往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进入房市。
“因为很简单,我房价一直在上涨,增长得这么快,那么我们的民众(就有想法)住房这东西跟其他产品不同,它是买预期的,预期到这个价格,会上涨的时候,大家就拼命地进入这个市场。如果房价很平稳的时候,他就(想)反正这价格不会涨,不低,我就慢点紧点没关系,我看情况,如果觉得这价格上涨很快的时候,大家就进去了。”
易宪容认为,面对7.3%和17.3%这两个不同的统计数字,消费者一定要有清醒的判断。因为房价涨幅的多少,最终还是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而在我国,房价并不具备持续高速上涨的动力。
“我想民众应该有这样一个信念,在日本、中国香港都能解决我们民众每一个人的住房问题,那么中国这种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我们土地资源,比中国香港、日本来讲要不知道好多少倍,所以来讲,民众不用担心,不要太着急。”
国家统计局:还是请大家相信统计部门的数据
专家已经指出,像日本和中国香港这样一些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地方,都能解决住房的问题,在中国,这个问题也就更不成问题了。但买房是个大事儿,如果真的像北京市建委和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那样,百分之十几十几的涨,现在不买,今后再买,到时候多花了一大笔冤枉钱,说理都没有地方去说。那么买房之前,到底该参考17.3%还是7.3%呢,国家统计局也给出了建议。
国家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司巡视员汪小青:
“那我还是请大家相信统计局的数据。通过统计局的数据来进行经济分析。我想,这样会得出一个更好的结论。”
汪小青,国家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司巡视员,常年从事城市和社会经济的调查统计工作。汪小青告诉记者,根据统计学最基本的原理,对同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现象进行统计,应该只有一种结果最接近真实情况。
记者:“你也发布了数据,建委作为行业也发布了数据,那么应该相信哪一个呢?”
汪小青:“我建议你还是用统计局的数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我刚才已经说过了,统计局的数据应该说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经过了历史的考验。而且它的方案设计应该说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它也是比较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的。所以使用起来应该说不会有大的失误。”
记者:“北京市建委发布的数据,你们怎么看待它?”
汪小青:“我认为是不妥的。主要根据统计法的要求。因为对社会的公布,统计局的数据是唯一的数据。如果数出多门,容易造成各个阶层,各个层面的人的思想混乱。对分析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因素。所以我建议在公布之前最好大家要协调一下。把问题搞清楚。把方法搞清楚。这样的话呢我们的方向是一致的。因为我想,每个单位公布数据,都是想为社会服务,但是呢,如果数据不一致了,可能会事与愿违。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混乱。”
汪小青认为,尽管现在他还不太清楚北京市建委是从何得出17.3%这个数字。但是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和观测样本来看,北京市的房价并没有出现这样大幅度的上涨。
汪小青:“一月份北京市的房价上涨是7.6%,二月份北京市房价上涨是6.9,三月份北京市房价上涨是6.7,那么总体来看北京这几个月的房价是在上涨的,但是每个月和每个月的上涨幅度还是比较平稳的。”
记者:“国家统计局和建委公布的数字之间相差好几倍,为什么这个当中会有这么大的偏差?”
汪小青:“我不想妄加评论。根据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这个数据是代表官方的。它所发表的每一个数据是为中央政府负责的。为社会公众负责的。同时也是为国际统计界的同志们负责的。还为各个经济学家负责的。就说明,国家统计的数据是代表国家。代表了社会公众的意愿。我们的发布才具有权威性,科学性。那么可以用这些数字进行经济分析,进行经济运行的比较。来得出比较正确的决策。”
记者:“各个不同的行业它都可以发布一个根据我掌握的(数据)是什么什么情况那么统计局这个数字还有什么意义呢?”
汪小青:“您问的问题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根据统计法的要求。因为对社会的公布,统计局的数据是唯一的数据。如果数出多门,容易造成各个阶层,各个层面的人的思想混乱。对分析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因素。”
汪小青告诉记者,所有向外发布的统计数据,必须符合规范。2004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曾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地产价格指数编制工作的通知》,并制定出了系统的调查和运算方法,要求各地有关统计部门和企业必须执行,这就是为了规范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编制。他认为,北京市建委所得出来的数据之所以和国家统计局产生如此之大的偏差,很可能是因为北京市建委的调查和运算方法并没有采用规定的调查方案。
汪小青:“我希望这种发表不要对整个社会的数据产生一种干扰。发表以后,作为一种研究,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种政府的数据,我认为是不妥的。”
统计数据是及其重要的,比如,上海证券交易市场今天的收盘情况,上证指数今天的跌幅是0.77%,看到这个跌幅,投资者往往会选择观望,看后市走向;如果上证指数今天的跌幅是3.77%,相信明天一大早会有大量的投资者要割肉斩仓,退出市场。假设上证指数今天上涨3.77%,明天你瞧,证券交易市场一定会人山人海。但你想,如果跌0.77%,跌3.77%和涨3.77%三个上证指数同时出现,那么投资者一定不知道第二天,该买,还是卖。
房价的涨幅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同一个市场推出了不同的统计数字,消费者、投资者就不知道该听谁的,更不知道该干什么。国家统计局认为他们7.3%的数据是最可信的,那么推出17.3%的北京市建委,他们的数据又如何解释。
北京建委:我们的统计方法更能真实地反映市场的情况
国家统计局说北京房价涨势平稳,7.3%是可信的,他们认为北京市建委、北京市统计局发布17.3%的数据,是不妥当。那么北京市建委对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有什么样的看法。
北京市城建研究中心信息处处长骆远骋:
“这本身就是权威可靠的数据,这个我觉得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骆远骋,北京市城建研究中心信息处处长,北京市建委所发布的17、3%这个数字,骆远骋正是信息采集和统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和国家统计局汪小青的看法不同,骆远骋认为,北京市建委所发布的数字是可信的。
骆远骋:“应该来讲不管是从法定位置,还是说数据的全面性、权威性,还有数据的完整性来讲,肯定是有代表的。”
记者:“这个有代表是指说,当你们把这个数据向普通消费者公布的时候,我们是可以信服的?”
骆远骋:“这个我认为这个没有什么值得可怀疑的地方。”
记者:“也就是说你这个数据,你相信肯定是权威可靠的?”
骆远骋:“那肯定。”
骆远骋处长告诉记者,他们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方法确实区别很大,但他认为,北京市建委的方法更能真实地反映市场的情况。
骆远骋:“这也是我们预售的数据,是通过我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每一套商品房的成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出来的,这个是非常客观的,没有参与任何的人为或者别的因素。”
据骆远骋处长介绍,北京市是从2005年开始,实行了一种新的房地产信息统计及发布制度。
骆远骋:“从2005年三四月份,我们就是在八个部门的预警预报工作基础之上,那么由我们和统计局、发改委、国土局四个部门联合建立了一个房地产市场数据信息的综合数据信息的一个发布制度。”
记者注意到,实行了这种新制度后,北京市建委、北京市统计局等几部门联合发布的统计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比如对于2005年北京房价的涨幅,北京市建委、北京市统计局所发布的数据是19.2%。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6.8%,2006年1--2月,北京市建委、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是17.3%,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7.3%。
这两个政府部门,都说自己的方法科学,数据准确,那么到底谁对谁错?今天北京市统计局有个例行的新闻发布会,17.3%这个数字,就是北京市建委和北京市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然而北京市统计局会对17.3%和7.3%这两个数字做出什么样的评价。
北京市统计局:7.3%和17.3%,还得在底下再沟通
本来买房就是一件不省心的事儿,可没想到在买房之前,打听房市的走向,居然也那么不容易。对于房市,开发商们总是说还要涨,经济学家们总是说小心跌,老百姓不知道该听谁的,那就听听政府的吧。可没想到政府部门的说法也不统一,一个说大幅上涨17.3%,一个说平稳上涨7.3%。该听谁的?真是让人闹心。记者注意到,17.3%这个数字,是北京市建委和北京市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今天正好碰上北京市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随即采访了北京市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希望她对此做出解答。
北京市统计局的于秀琴:“从北京市统计局抽样调查计算的房价指数的走势来看,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市的房价应该是处于一个持续上涨的态势,这个从总趋势上和建委公布的那套数据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是价格上涨的幅度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就是我们考虑了权重,它(北京市建委)没有考虑权重。”
于秀琴介绍说,之所以会出现两个差异很大的统计数据,是因北京市建委的统计方法没有考虑权重这个因素。那么,考虑权重,和不考虑权重,哪一种统计方法更科学更准确呢?
于秀琴:“它(国家统计局)利用的是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它考虑的是不同类的商品房的种类的权重来计算出一个同质可比的楼盘的价格,应该说这个价格基本反映了房价上升的一个比较真实的水平。”
既然北京市统计局并不认可北京市建委的统计方法,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和北京市建委共同发布17、3%这个统计数据呢?
于秀琴:“因为这个事情它涉及到多个部门,你提的问题非常好,我们会在底下进一步沟通这个问题,使信息发布更完整,也更不片面。”
记者:“对不起,我可能要问得再尖锐一点,那像你们这样公布数据,会不会涉及到违反国家统计局的规定?”
于秀琴:“这个问题应该说还没有那么严重。”
记者:“这个主要是我们记者在采访国家统计局的过程当中,他们提出来,其实你们作为北京市建委是没有权利对外公布他们这种统计数字的,那么你们和他们联合一起发布这个17.3%的数字,他们也认为不是特别的科学,你怎么看待?”
于秀琴:“应该说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同志在统计系统当中,针对房价这个数据的问题,应该说统计系统也是有两套房价,一个房价就是刚才讲的大平均计算出来的房价,一个是抽样调查数据的房价。那么对这个两个房价的使用,应该说从我们本系统本身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到今年刚刚开的国家统计局投资司的会议上,我获得了一个信息,邱晓华局长他要求国家统计局在公布房价的时候,使用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这是今年来第一次这样明确地提出用这个数据。”
北京市统计局的这位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是准确的,可北京市建委在发布17.3%这个数字的时候,北京市统计局又在和建委联名发布。看来,一些政府部门在工作协调上还有些疏漏。北京市统计局的这位新闻发言人也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正与北京市建委协商如何更好地做好房价发布的工作,保证数据更加科学准确。希望在今后大家看到的房价涨幅会越来越准确清晰,最好,只有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