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9日,天津医科大学邀请以冯敢生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对天津医科大学“十五”“211工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市教委副局级巡视员林炎生、市科委基建处处长夏睦林,校领导张连云、姚智出席,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验收会。
张云亭教授首先介绍了学科在“十五”期间建设情况。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建设项目在“十五”建设期间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子课题一项。主编、参编多部五年制、七年制、影像系(五年制)等不同层次的教材,改变了长期以来国内医学影像学专业无统一教材的局面,获得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优秀教材奖励。重点建设方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表现”在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研究方面有了长足进步,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9篇,国际会议2篇,经专家鉴定4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机理的系列研究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相关课题成果获国内领先水平3项,省部级奖励2项。新增博士生导师3人,授予博士学位14人,硕士学位36人,其中陈敏博士的论文被刊登于《Nature》杂志上。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3人,有3名博士后人员进站学习,招收各地进修医师近100名。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市学术活动等共计2000余人次参加。建立了信息网络PACS系统,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验收专家组经过实地考察和认真评议,一致认为: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师资队伍整齐,学术水平高,专业覆盖面广,设备先进,成为国内培养高层次影像医学人才的医疗、教学、科研基地。项目建设提高了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水平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临床、教学和科研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向做了有益地探索,已全面、高质量、超额完成了预期各项建设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专家组希望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今后巩固和发挥现有的优势,为促进我国影像医学的发展,造福于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