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20日,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顺利收仓。 当日14时,三峡右岸大坝浇筑到海拔185米高程,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
20日13时59分,三峡大坝最后一仓的浇筑仓面上只剩下一位工人,他正在把最后几平方厘米的仓面抹平,动作舒缓而细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此刻许多人都在关注着他。
庆祝三峡大坝全线到顶的典礼场地就在他背后不远的坝顶空地上,约600平方米的地方没有一张椅子,只有几个麦克风支架。四周的几台大型门机上系着几条挂幅,上面醒目地书着:“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
14时,仓面抹平工作结束,吹奏了一段时间的军乐队也停了下来。典礼仪式开始了。
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朗声宣布,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毕,三峡大坝全线到达185米设计高程。他说,经过3080个日夜,历尽艰辛,浇筑总量达1600多万方,连续三年刷新混凝土浇筑的世界纪录。“大坝虽然建成了,但我们绝不能有任何松懈,一定要兢兢业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工程建成世界一流的工程。”李永安说。
人群中,三峡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潘家铮院士面露微笑。年近8旬的老人早早就来到浇注现场,在近40摄氏度高温的坝顶一站就是近1小时。
14时08分,典礼结束,大坝上军乐、鞭炮声、欢呼声顿时响成一片。仓面的两条过道上站满了手持红旗的工人,14面红旗在空中疯狂地舞动着。
今天来到工地上的监理比平时多了三四位。长江委三峡监理部大坝处处长何小鹏告诉记者:“三峡大坝三期近万个单元工程的质量优良率在95%以上,称之为‘国际一流工程水准’当之无愧。”
记者在欢呼的人群中找到施工队队长邓永平时,他正和自己的妻子在一起,他想让妻子和自己一起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他说:“大坝建成了,但明天还有新的工作要做。”
工人们在大坝上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这一时刻的快乐,他们把刚刚完成浇筑任务的工友高高地抛向空中,他们的衣服沾满了泥浆点,脚上都还穿着闷热的橡胶雨鞋。
|
|
5月20日,在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现场,建设者进入会场,用简朴仪式庆祝三峡大坝建成。当日,三峡右岸大坝浇筑到海拔185米高程,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
新华快评:简朴见证辉煌
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电(记者唐卫彬)建成世界最大的大坝,本值得好好庆贺。但三峡工程建设者今天却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在坝顶施工现场,没有隆重的庆典,只举行了一个不到10分钟的庆祝仪式。
这一简朴的仪式让人们感到了强烈的反差:在分量上,跨世纪工程之伟大与大坝建成仪式之无华;在时间上,民族百年梦想之长久与大坝建成仪式之短促;在费用上,工程投资之巨大和仪式花费之低廉……
眼下,各类庆典仪式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大到建设工程的奠基落成,小到一座房屋的破土动工,甚至连贫困村希望小学建成、农村改水改厕,竟也不惜耗费极为有限的资金举办庆典。
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重大工程建成,举行适当的仪式加以纪念庆祝,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泛滥,庆典仪式越来越铺张浪费,极尽奢华之能事:花篮花束,彩球彩带;礼花礼炮,授带彩旗;舞龙舞狮,威风锣鼓;祥鸽放飞,摄影摄像;托盘绒布,镀金剪刀;还有软笔、硬笔等签到用品,奠基石、专用铁锹等奠基用品……这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大相径庭,也与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背道而驰。
正因如此,三峡建设者的“抠门儿”令人心生敬意。人们绝不会因为大坝建成仪式的简短,而降低这项伟大工程在心目中的分量,相反,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三峡建设者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
此前,还传来三峡工程建设投资节省200亿元的消息,人们更加有理由相信,将承载着中华民族光荣与梦想的伟大工程交给这样的建设者,是可以放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