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  社会广角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今晚24时油价上调 92号汽油涨至6.93元
· 国航C919重飞北飞航线 天津“两航起义”展馆同步首展
· 第八届进博会闭幕 天津交易团达成55项合作
· 天津何时达标供热?新闻发布会上最新权威回应!
· 天津新闻 (2025-11-10)
· 都市报道60分 (2025-11-10)
· 天津坚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向 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 塘沽洋货市场片区规划拟调整
· 天津,又添一金!
· “技炫青春 能创未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排位赛(国际五组六组)举办
 

记者放弃采访抢救落水女孩 折射道德良知(组图)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7-25 08:27
 

 

迎着小女孩淌着白沫的嘴角,曹爱文俯身做起了人工呼吸。

   

记者放弃采访紧急救助当事人,折射出了记者的良知以及新闻价值取向。郑州晚报/图

  核心提示:连日来,河南电视台女记者曹爱文放弃采访抢救当事人的事迹,引来了各界好评,并被众多网友誉为“中国最美的女记者”。7月22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和河南省记协联合召开了“河南省新闻战线学习曹爱文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早在2003年,《郑州晚报》摄影记者王梓就曾为了救落水者而舍弃了采访任务。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锐评价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考试面前,我们的记者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事实上,从普利策新闻奖“饥饿的小女孩”到摄影记者“守坑冒雨抓拍市民陷入水坑摔倒全过程”,从某电视台有奖竞猜俄罗斯人质死亡数字到摄影爱好者拍下“目击打工仔游长江溺水全过程”,社会的关注已经超出事件本身的意义,也折射出了记者的良知以及新闻价值取向。

  宠物高消费有必要吗?示众,权力还是暴力

  黄静,究竟如何死去?贫困生该怎么活?

  记者救人VS放弃采访

  “只能顾一头,顾了孩子顾不了新闻。”

  7月22日,尽管事件已经过去12天,曹爱文仍旧表达着同样的观点。“孩子救上来了,120没有赶到,万一她还有口气呢,如果错过了抢救的机会,我会一辈子后悔。”

  曹爱文,现年23岁,天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

  救人发生在7月10日17时,曹爱文与同事接到新闻线索称,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西300米有一13岁女孩不慎落入黄河水中。将近18时孩子被救了上来,当地村民将她倒提起来,以排出孩子体内的污水,来自省会的部分媒体记者纷纷抓拍着这一新闻现场。

  时间一秒秒过去了,尽管孩子胃中排出一些食物残渣与河水,但仍无济于事,孩子依然一动不动。

  看着跪在地上乞求人们的孩子父亲,已经赶赴现场的曹爱文也十分焦急。

  “120还没到,谁会做人工呼吸呀?”孩子的叔叔眼眶发红,围观人群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出身医生家庭的曹爱文当即再次拨打120,可信号时断时无,经过两分钟的努力,终于接通了120急救中心的电话。

  “喂,120您好,请教我人工呼吸怎么做……”

  “五下压胸,一下吹气。”

  不顾小女孩淌着白沫的嘴角,曹爱文俯身做起了人工呼吸。

  8分钟后,还不见小女孩醒来,给孩子做着心肺复苏术的曹爱文急得直掉泪。

  18时47分,120急救车终于急驰而至。

  19时30分,医生宣布抢救失败。

  “我当时连溺水女孩名字都没问到……”由于一直忙着给孩子做人工呼吸,曹爱文的这次新闻采访显然已经失败,当120赶来时,曹爱文又接到了另一个新闻线索,她不得不赶赴下一个采访目的地。职业道德VS社会良知

  “她做出了一个让一名摄影记者一生都难以忘记的和震撼的动作,一个红润的滚烫的嘴唇和一个冰冷的青紫的嘴唇牢牢地对接在一起,这是一个生命向另一个生命的呼唤,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拯救。”7月21日,《东方今报》摄影记者闫善良,在自己的博客中如是写道,“当时,我距离曹爱文只有1米远,一个‘身经百战’出入过无数次死亡事故现场的我,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惊了,我无数次按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一个生命拯救另一个生命的瞬间。”

  郑州市民刘德清说,做记者首先应该是做人,在新闻现场记者已不是一位普通的看客,而是新闻理念的传播者、道德的践行者、新闻良知的坚守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自1993年普利策新闻奖《饥饿的小女孩》引发争议以来,公众对部分传媒人的良知以及新闻价值取向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1993年3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一幅照片《饥饿的小女孩》: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而就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照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苏丹叛乱活动给老百姓带的灾难进行控诉。此幅照片在1994年4月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然而自图片刊发后,人们更为关注那个小女孩的命运,成千上万的人打电话给《纽约时报》,询问小女孩最后是否得救。在普利策颁奖仪式结束3个月后,因为无法忍受外界公众与自己内心的道德困惑和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凯文·卡特自杀身亡。他的身旁遗留着一张纸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无独有偶,2005年5月9日,福建厦门下了一场暴雨,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在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一位摄影记者在暴雨中苦苦守候近一个小时后,终于拍摄了一组一位骑自行车的人突然陷入水坑摔倒的全过程照片。这组照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关于职业道德VS社会良心的大讨论。

  同样的事件接连上演,2006年7月18日22时55分,网友“掐侠”在某论坛发表了自己拍摄的年轻打工仔游长江不幸溺水身亡的全程照片,贴子名为《昨天在滩子口码头目击游泳溺水全过程》。“掐侠”见死不救只顾拍照的行为,遭来众多网友怒斥。

  而2004年9月6日晚,央视某栏目在播放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报道时,屏幕下滚动播出的有奖竞猜——俄罗斯人质危机中一共有多少人丧生:答案A ××人;B ××人;C ××人……传媒的冷漠以及看客心态,激起了公众的愤慨,不少观众在网上留言指出,“传媒应有道德底线,不应借人质事件发财”。

  跳水救人记者评点记者良知

  一位网友这样留言:面对这位女记者,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一位记者的职业良知,也更让人看清楚那些背离人民的新闻记者的丑陋嘴脸。事实上,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更应该强调人性化,说白了就是要有人情味儿。曹爱文的出现,可以让老百姓重新认知我们的新闻记者,重新审读我们的新闻节目。

  同曹爱文一样,本报摄影记者王梓在一次采访中,同样放弃了拍摄小女孩落水瞬间,而是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出小女孩。

  2003年下半年,在郑州市大学路与航海路交叉口,一条自来水主管道爆裂,形成一个3米宽、5米长、6米深的一个大水坑,当摄影记者王梓与文字记者刘德华赶到现场时,警方已拉上警戒线封锁此处。

  由于是下午下班时间,此处又为郑州市交通要道,行人与车辆迅速增多,现场一下子失去了控制。

  一个小学生背着书包突然走进水中,由于目标较小警察没有发现,一下子坠入深水坑,两三秒的时间没了踪影。与此同时,王梓一跃跳进水中,在水下发现了孩子的书包,从小学生身后抱住她浮出水面,因为溺水时间较短孩子最终获救。

  第二天,在本报见报图片中虽然没能刊发出现场图片,但记者救人的行为被市民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此,本报奖励摄影记者王梓2000元,郑州市有关方面就此专门下发了向其学习的文件,郑州电视台绿城对话也制作了新闻专题。

  2006年7月21日晚,谈及记者救人的情景,王梓已经不愿再提及此事,觉得任何人碰到这种选择时都不会犹豫:“新闻与生命孰重孰轻,是很明显的事,作为职业来讲新闻重要,作为人的良知来讲生命更重要。其实,不仅是新闻工作者需要这样做,每一位公民遇到这种事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公众的良知,这也是整个社会的良知。如果大家见死不救,成为一个个冷漠的看客,这才是一种畸形的新闻,是一种冷漠的新闻,更是一种没有任何人情味的新闻!”新闻价值取向VS记者形象

  “我当时根本就没想太多,就是希望能留住孩子那一口气。大家都努力了,但是孩子还是没有救过来,我们都很伤心,不过我想说我已经尽力。”曹爱文对自己如此评价。

  “记者救人本来是一件普通的事,之所以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响,并给予记者如此之高的评介,从另一个侧面也映射出个别新闻工作者背离了记者的良知与价值取向。”摄影记者王梓如是说。

  “暴力”、“腐败”、“自杀”、“一夜情”等词汇,很容易在当前的很多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传媒上找到,而这背后,是部分传媒的功利心在作祟。目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但作为传媒人,有着怎样的新闻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受众的道德评判标准。

  网友“焦作小李飞刀”说,记者不仅仅需要抓取突发新闻,更应该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的采访中彰显出这样的良知。曾经有的记者收红包搞虚假新闻,得好处为有权有势者歌功颂德,还有的公然勒索以曝光相要挟,更有甚者集体收取煤矿主的红包采取不予报道矿难为回报。某些记者种种的卑劣行为玷污了“记者”这个神圣的称号,滥用人民赋予无冕之王的职权,影响破坏了记者的群体形象。

  在首届河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给全省新闻界的倡议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关乎责任、道德、操守的职业,我们的作品、我们的言行都将对社会产生影响。因此,要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做好一个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坚持从做人做起,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以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维护新闻事业的崇高声誉,以新闻报道良好的公信力赢得人民群众和社会的信赖与尊重。”

  事实上,无论是曹爱文还是王梓,他们的行为已经成了一面镜子,一面可以让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映照出自己的良知与价值取向,映射出自己是否具有人文关怀意识的镜子。

  “新闻记者不应该是社会生活的旁观者,应该是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锐说,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应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

稿源:郑州晚报 编辑:马欣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精彩热图
嵌入-变动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热点评论 ·体育频道
2010年“成品家装”(图)
【专题】大型史诗电视剧《解放》
公安钢管园区治安分局积极开展夏季严打整治
港游客遭劫杀 中方要求菲律宾解释发动强攻原因
金镜头奖评委会:《挟尸要价》照片不存在造假
从篮球世界杯举办城市,看中国篮球“热区”
杨博尊刘玉涛曹六洲破全国纪录 天津游泳选手创佳绩
天津聋人男篮得分王韩超:我的偶像是林书豪
硬地滚球上演“有爱”一幕 上海队员“让球”避免零封
大比分战胜北京 盲人门球天津与浙江会师决赛
·财经频道 ·娱乐频道
国美零售高级副总裁方巍:品牌定位是成败的关键因素
两轮换电起飞,智租换电荣获国际零碳节“2022杰出绿色创新奖”
TCL家电因涉嫌收购ST奥马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上海银行发布2022年半年报:规模效益稳步增长 结构转型成效显著
丰田金融服务加速二手车流通
《你看谁来了》张桐被爆“抢戏李幼斌”的趣事
《你看谁来了》发布 任静付笛生痛批“造谣者”
说出最想对闺蜜说的话 免费看电影《小时代3》
电影《误杀》公映 全方位解锁贺岁档话题爆款
《被光抓走的人》看点 “津抖云”免费请您看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