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通讯员王斌 李轩):河西区在健全和完善全区应对突发灾害事件应急体系的同时,将防震减灾工作逐步向社区延伸,并以挂甲寺街鹤望里社区为示范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地震应急工作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了居民家庭应对地震的能力。
河西区将防震减灾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安全工程”来抓,从去年开始,该区在12个街道确定了13个试点社区,并以鹤望里社区作为示范社区,全面开展了“地震应急工作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内容包括:强化居民防震减灾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指导居民制定《家庭地震应急预案》,并进行避险演练;社区制定地震应急预案、震时群众疏导方案等。
面对社区居民普遍防震减灾意识淡薄,对地震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特点,作为示范点鹤望里社区从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入手,坚持“把握分寸,稳妥扎实,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深入楼栋、家庭宣传防震知识,并充分利用板报、漫画、图书角、展牌以及文艺节目等宣传形式,使防震减灾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了提高社区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该社区成立了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为组长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立了社区党员、楼栋长组成的应急救护志愿者队伍,设立了防震减灾推动组、灾情速报组、救护防疫组、物资供应组等组织,并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社区地震应急预案》、《社区地震疏散方案》等。在此基础上,该社区积极推动居民家庭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指导居民进行应急救护演练,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目前,该社区2500多户居民基本上都制定了应急预案,有的家庭还准备了应急包等物品,大大提高了居民的防震意识和应急能力。居民们都说:“通过学习让我们懂得了‘宁可一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道理,是政府和社区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为我们送来了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