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一些长远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为中国交通发展绘就了蓝图。以人为本,安全便捷,成为2006年中国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主旋律。
据中国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介绍,今年交通部完成了一批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实施;编报了《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制定颁布了《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公路水路交通合作规划纲要》《环渤海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等。这些规划增强了交通发展的系统性、前瞻性。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贯通了高速公路,相邻省份之间的‘断头路’被打通,全国公路网正日渐完善起来,给百姓出行带来更大方便。”交通部公路司有关负责人说。
2006年,洛阳至南京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西安至陕蒙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西安人驾车可一路高速进北京;宁夏实现了所有地级市通高速公路;贵阳至黔湘交界高速公路通车……
交通部提供的数字显示,2006年,全国新改建公路里程3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4460公里。到今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4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4.54万公里。
“‘修好农村路,服务新农村’成为今年交通行业最热门的词汇。”交通部公路司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全国有26万公里农村公路得以修通或改建,全国又有19759个行政村新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通公路率达84.1%,客车通达率由81%提高到83.2%。
2006年,中国公路水路交通系统强化了为旅客服务的职能,一个个细微之举给百姓旅途带来不少方便。 交通部制定了“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目标,重建轻护的现象正在改变;2006年投资40亿元,加固桥梁,修防撞墙,给公路拐弯处安装会车镜等,提高百姓出行的安全系数。
今年交通部政府网站推出了覆盖全国的公路交通出行服务系统,从全国路况、公路气象、公路地图、出行常识等方面为公众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今年先后有16次强台风肆虐中国沿海,但船舶运输没有一人死亡。
“这是交通系统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安全监管、应急机制、救助能力建设的结果。”李盛霖认为。
交通部今年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管理架构体系和责任体系,明确重点抓好客滚船安全管理、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治理等12件实事,修订下发了《2006年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规则》和《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
中国专业救助队伍全天候在繁忙水域值班,今年共组织搜救1620次,救助16753人,救助成功率达95.7%。水上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但是,中国公路、水路交通目前还存在着运输效率不高、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等问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李盛霖表示,建设“服务型”交通,是今后交通行业工作的重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