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津市中小学已经陆续结束期末考试,即将进入寒假。根据市教委要求,放假前学校通常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排假期实践活动。为了使学校的要求被家长接受,不少学校都在家长会的举办形式,特别是“致家长的一封信”上开动脑筋。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家长信改变了以往命令式的语气,增加了建议性的寒假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提示等,让家长看得舒服,读得亲切。
建议性寒假计划——为压岁钱理财
春节即将到来,南开区中心小学有针对性地在家长信里提出“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压岁钱消费计划书,以增强孩子的理财观念”的建议。学校在布置这项作业时,还提出了“倡导爱心消费,节约每一分钱”的理念,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制定理财计划,并在假期消费时,让孩子实际体会父母工作挣钱的艰辛。学校建议,在制定“压岁钱消费计划书”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压岁钱的用途分成几个部分,如做教育储蓄、买有益的课外书、与同学出游的活动经费等。另外,家长信中还倡议,有条件的学生在收到压岁钱后,可以拿出一部分,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小伙伴。
实践性作业让假期充满乐趣
河北区一些小学在给家长的一封信里,还附上了假期德育作业。老师们建议孩子可以用贴、写、画等多种形式亲手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有的家长信还这样写道“假期中希望同学们能多读几本有意义的书籍,在开学后要以‘好书介绍’的形式,制成好书推荐卡向老师和同学进行展示。”
河西区有的中学在信中建议家长跟孩子一起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如清捡白色垃圾、回收社区内的废电池等。为让家长和学生都能自觉完成“作业”,家长信还写下了这样的鼓励话语——“通过这样的亲子劳动,您和孩子都将收获参与环保行动带来的快乐”。
放长假,上网是中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休闲方式,而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上网行为实行“镇压”。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学校还在家长信里提出了“健康上网”的实践性作业,让家长鼓励孩子上健康网站,鼓励孩子将浏览健康网页的心得体会、轶闻趣事写成作文或“读网日记”,这样“既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视野,还可以活学活用,锻炼文笔,远胜于逼孩子写命题作文”。
家长信不再使用祈使句
“愉快而有意义的寒假开始了,在假期中我们为您的孩子提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伴随您的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也希望您能配合学校对孩子予以指导和督促!”以上这些话是河北区一所普通小学近日刚刚“敲定”的家长信的开头,整篇家长信全然不见命令式的话语。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今年寒假的家长信的措辞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请”、“希望”等礼貌用语多了,读起来倍感温馨。还有的学校改变了条条框框的安全常识,采取更为亲切的提示。如“如果您的孩子在假期里独自在家的时间较多,建议您提前做好安全教育,检查家用电器、煤气的安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