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题六)司法公正:消除冤假错案
[基层民情]一起宅基地侵权纠纷案,在海南省临高县法院19年未审结。最高人民法院去年7月发出通报,称这是严重失职渎职,严重损害了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形象。
[破解进程]“之所以会出现对司法不公的指责和批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群众对人民法院的热切期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表示。
为维护社会贫弱者的合法权益,全国建立了3150多个法律援助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达1.17万名。最高人民法院正研究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今年1月1日起全部死刑案件的核准权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从制度上保证死刑判决的公正和慎重。检察机关今年将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不公问题,全面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
(考题七)安全生产: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
[基层民情]在井下有30多年工作经历的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职工、全国人大代表吴洪初说:“井下工作时间一长,矿工就容易走神造成事故。”他希望能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工人工作强度。[破解进程]经过几年持续努力,去年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已出现转机,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1.2%。但平均每天死亡306人的现状,仍使人眉头无法舒展。
确保事故不反弹,确保各项事故指标继续下降,“稳定好转”成为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国家将对高危行业实施强制提取安全费制度,建立起企业安全投入的长效机制;正选择试点,逐步把煤矿三班工作制改为四班工作制,缩短工作时间。
(考题八)收入分配:让百姓的“钱袋子”都鼓起来
[基层民情]“晒工资”近来成为网上流行话题,各行各业的网民把工资条在网上贴出来。上海某合资企业员工说“月收入”9000元,而黑龙江某乡镇卫生院的主治医生说“年收入”才4000元。
[破解进程]收入分配民心所系。我国不同行业间最高和最低收入之比从1990年的1.76:1扩大到2005年的4.88:1;地区差距明显,2005年,黑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上海的一半。
今年国家将适当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稳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
(考题九)企业改制:将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
[基层民情]“自办一个企业不如收购一个企业,外部收购不如和管理层一起收购”……这是社会上流行的说法。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穷庙穷和尚富方丈”的现象比比皆是,职工切身利益受损。
[破解进程]企业改制不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更不能以侵犯职工利益为代价。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在谈到今年要着力做好的工作时说,规范企业改制,严格产权交易和转让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各级国资委的重要职责,要继续严格规范企业改制和产权交易的各项规定,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