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网站提供信息平台,方便用户以物换物,但由于存在安全漏洞,给骗子留下可乘之机——
“换客”网遇诚信危机
最近兴起的“换客”网站,是一种为消费者提供以物易物信息的网上平台,在这类网站上,“换客”们只要输入自己想要换出或者换得的货物名称,就可以得到各种相关的信息,一旦和对方达成换物意向,双方就可以在线下进行交易。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一些换客网并不安全,“实名制”不完善、安全性漏洞百出等诸多问题成为各家“换客”网站的通病,许多新手“换客”更是屡屡遭遇陷阱,受骗上当。
“换客”上当很普遍
记者采访的一位“换客”称,他在某“换客”网站上的一次换物交易中,就遭遇了骗子。当时对方谎称用作交换的物品已经寄出,然后不断打电话催促这位“换客”快递交换物品,结果这边物品刚刚寄出,对方就音讯全无,想要的东西没收到,人也联系不上。这时候回到网上查找对方身份时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真实姓名,在对方提供的地址也找不到此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遭遇类似情况的网民确实不在少数,一些网站的在线调查也显示,认为网上“换客”不可靠的占到六成以上,愿意加入到“换客”行列的不足三成,原因很简单,就是担心上当。
用户注册有漏洞
网民对网上“换客”的担心主要体现在安全性上,记者为此进行了“换客”尝试,发现一些网站在注册上确实存在漏洞,给骗子留下可乘之机。记者以LINKSEE为网名,在数个“换客”网站进行了注册,令记者惊讶的是,其中多数网站在注册过程中并不需要对实名、身份证号及家庭住址进行验证,这意味着即使交易达成后,交易对方都无法获知记者的真实身份。就这样记者轻易地在五家“换客”网站上取得了“通行证”,而且登录系统后,记者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自己的“信用记录”,没有信用记录就意味着行骗者在多次行骗后,仍可以在不被人提防的情况下继续行骗。据了解,由于“换客”网站只是一个信息平台,双方交易在线下进行,而且网站并不提供类似于购物网的托管或担保服务,如果人们被骗,只能自认倒霉。
法律追究不容易
对于“换客”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问题,记者咨询了相关律师。律师表示,不论是同城还是异地交易,一旦受到欺骗,都可以将其诉诸法律,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难胜诉。其一是因为网站实名制不完善,即使上当受骗也很难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其二是人们举证意识不足,双方线下进行交易时,很少保存相关交易记录,无法举证。律师提醒各位“换客”,交易时注意备份交易记录、手续及相关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进行“换客”交易时尽量选择同城网站,尽量当面交换物品,如果邮递交货,应该首先核实对方姓名及住址等重要信息是否真实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