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撰中国建造航母“两段论”
2006年6月,斯托里又“前进”了一步,发表文章大谈“中国的航母计划”,并提出了中国建造航母的“两段论”:
第一阶段,研究外国技术。斯托里声称,中国购买了多艘退役航母,目的是用于研究航母零部件。1984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购买退役的“墨尔本”号航母。对此,斯托里在文章中写道:据澳大利亚海军消息人士称,中国工程师对“墨尔本”号上的蒸气弹射装置尤其感兴趣,甚至要求澳方提供操作手册。据说,中国海军通过参考“墨尔本”号的设计,已在北方某海军机场建造了模拟飞行甲板。中国海军空降部队还在这个飞行甲板上进行了大量的飞行测试。改进后的飞行甲板采用了中国自行设计和开发的光学着陆系统。
第二个阶段,自行建造。斯托里说,中国的目标是拥有至少一艘航母,“中国似乎已下决心建造自己的第一艘航母,而不是从他国购买现成的”。
不过,斯托里同时认为,中国若想建成一支航母战斗群,必须解决3个难题:第一,中国海军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舰载飞机;第二,中国仍需开发保护航母及其辅助舰艇的更先进的反潜和防空技术;第三,只有同时拥有两艘以上的航母,才能保证始终有一艘在海上执行任务。
道听途说,不值一驳
更让人惊诧的是,斯托里在抛出“两段论”的同时,居然声称:“中国已经拥有航母!”他引用“据说”的消息称,中国已于1999年在上海造船厂开工建造一艘航母,同时也开始在湛江、大连建造海军基地和海港,以便航母停泊之用。他揣测称,中国第一艘轻型、常规动力航母的设计和建造,估计耗资约48亿元人民币,应该已于2003年下水、2005年左右正式服役。
但是,人们发现,斯托里在推出有关“中国航母”的文章时,总是喜欢用“根据外界猜测”、“据报道”等词语,早已将学术论文所要求的“严谨”二字丢到一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告诉本刊,“中国已经拥有航母”的说法非常可笑,道理非常简单――像航母这样的庞然大物,根本没法隐藏,如果中国真的已经拥有,美国军方肯定会有所察觉,也定会有所反应。
此外,斯托里关于中国购买废旧航母船体的分析,也不值得一驳。中国购买退役航母只是民间交易,买主都是没有任何军事色彩的中国企业;船体在卖给中国前,所有设备、武器都已被拆除。而且,这些航母的空壳子大都改造成了娱乐或教育设施。
“墨尔本”号是中国企业购买的第一艘废弃航母,于1984年由中国联合拆船公司花150万美元,以废金属形式购进。澳大利亚方面交船前,将蒸汽弹射器、导航雷达等关键设备悉数拆除。1998年,中国“明斯克航空母舰工业公司”用500万美元,从韩国一家船只拆解公司购进苏联的“明斯克”号重型航母。经过18个月的修理,该舰被改造成一个水上博物馆,停泊在靠近深圳的海湾。2000年5月,天津天马拆船公司以84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购进“基辅”号航母,经过长时间的修理后,成为“北洋休闲港”工程的一部分,功能为“休闲活动、博物馆、展览、娱乐公园、休息场及教育设施”。1998年3月,澳门创律旅游和娱乐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从乌克兰购买了“瓦良格”号航母。2001-2002年间,它被拖到中国,用于改建为一座停泊在澳门湾的海上赌场及综合娱乐设施。
背景资料:航母战斗群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航母战斗群,有单航母、双航母和三航母战斗群三种编组形式。在一般作战区域内,通常使用以一艘航母为核心、配以若干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反潜型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等组成的战斗群。在中度威胁区参战时,常使用以2艘航母为核心的战斗群;投入大规模常规战争时,常以3艘航母为核心组成战斗群,配以更多的导弹巡洋舰、驱逐舰和核潜艇等。
航母战斗群具有极强的攻击和防御能力。以双航母战斗群为例,一般采用3层火力配备:第一层是外防区,距航母180-400公里。预警机、电子战飞机、侦察机、舰载雷达和攻击型核潜艇,对空中、水面、水下进行持续搜索。当发现来袭目标时,可用舰载攻击机、战斗机、反潜机等,对陆地、空中、水面和水下目标同时发动攻击。第二层为中防区,距航母45―180公里。舰载雷达、声呐和直升机对突破第一道防线的来袭目标进行搜索和跟踪,并可使用巡航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反潜鱼雷等对来袭目标进行拦击。第三层防线主要用于自卫,采用战术导弹、鱼雷和舰炮等中、近程武器,对来袭目标进行最后的截击。
总之,一个规模巨大的航母战斗群,可以称之为“浮动的海上堡垒”,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美国国际评估战略中心副主席费舍尔:“2016年,中国将拥有4艘航母”
在所有恶炒“中国航母”的美国人中,嗓门最大的要数美国国际评估战略中心副主席理查德·费舍尔。最近几年,此人动不动就拿中国军队说事儿。尽管他的论据多属道听途说,但其论调在美国仍大有市场。
紧盯中国核武器和“航母”的“评论家”
理查德·费舍尔的外表很容易让人记住――他长得很富态,一双不大的眼睛透着精明,脑袋上头发已经不多,嘴巴上的胡子却很浓密。
不知是因为费舍尔确实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还是因为他很会隐藏自己,笔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弄清楚此人的出生年月,就连他供职的国际评估战略中心的网站,对他的介绍也只有寥寥几笔:1981年毕业于纽约艾森豪威尔学院,获学士学位。现居住于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大,妻子名叫南希·波达格尔,育有两子,一个叫本,一个叫山姆。
费舍尔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混迹了两年,一直没找到称心的工作。直到1983年,他才在美国亲保守派的重要智囊组织传统基金会谋到一份差事。该组织从不避讳自己的保守特色,一贯强调美国需要有强大的国防实力。这种立场与费舍尔不谋而合。
费舍尔在传统基金会找到了用武之地。为引起顶头上司和大众的注意,本来对军事问题一窍不通的他,开始埋头研究核武器和航母。他以亚洲为研究方向,而其中的重点,则是中国军事。他总是绞尽脑汁地将论文标题和内容写得耸人听闻,以期获得最多关注。他曾发表题为《高科技引进与解放军现代化》的文章,将中国军队正常的装备更新换代和技术发展,说成是“将威胁世界安全”。
借助传统基金会的影响力,费舍尔渐渐小有名气,不时被一些学术团体请去发表演讲。但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军方和媒体最关注的是苏联,亚洲军事问题属于冷门领域,费舍尔因此一直难有“大动作”。苏联解体后,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逐渐被视为“对美国的最大威胁”。费舍尔终于“时来运转”,粉墨登场了。
1999年,费舍尔出任美国众议院共和党政策委员会高级分析员,主攻中国军事和贸易等战略问题。他的工作就是将研究结果提交众议院选举委员会,告知国会大员们“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威胁着美国”。这种身份,使费舍尔迅速蹿红。他接二连三地向媒体爆“独家猛料”,《华尔街日报》、《远东经济评论》、《简氏情报评论》等媒体竞相刊登他抛出的“重磅炸弹”。比如,2001年3月,美国有媒体称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暴风雪”超高速鱼雷。费舍尔立即就此展开评论:“这是一种依稀可见的威胁!这种鱼雷的航行速度在200节左右,是普通鱼雷的5到6倍,特别适于攻击航母之类的大型水面战舰。”
在《中国新型战机挑战美制空权》一文中,费舍尔说,中国大陆近年来购买和自行生产的新型战机将成为解放军的“撒手锏”,并已经对美国空军在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制空权形成巨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