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1/3大学生选择直接就业
2007年度中国大学生市场论坛昨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对外发布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调查”。调查显示,42%的大学生打算毕业后考国内研究生(硕士、博士),仅有33%的大学生选择直接就业。此外,大学生平均每人每月可支配537元,在校期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聊天交友。
调查还显示,玩网络游戏也是大学生生活主要内容,平均每人每月花费64.5元。
根据此次调查,76%的大学生计划毕业后留在国内发展,其中,四成人选择考国内研究生(硕士、博士),三成人选择就业。与此同时,有17%的毕业生对去向持“不确定”态度。报告据此分析说,这反映了当今国内大学生务实的价值取向,但这一群体同时也普遍存在着对未来的迷茫感和不确定感。
此次调查在中国30个城市的100所高校内展开,涉及大学生就业、消费、休闲等各方面。
大学生消费:谈恋爱换手机血拼名牌
“京津冀地区大学生消费调查”中,交友应酬、手机费用和恋爱费用三项比较引人注目。这三项费用平均分别为84元、82.13元和78.75元。总数虽然不高,但却占有15.56%、13.7%和17%的比例,大学生每月在这三项上的花费超过200元。恋爱费用一项花费在500元以上的比例就达到了1.5%。也就是说,在京津冀地区的每百名大学生中,有1.5人在恋爱上花销超过500元。
我是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第二批进入大学的学生,之前我作为知青在农场干了8年,按照政策,工作满一定年限可以带薪上学,所以我每月有44.5元工资。那时每个月我花40元就足够了。花在同学之间交际费上的多一点。其次是买书,那时书才几块钱一本。平时每个月父母给我500元,学校会在饭卡里打上39.5元。我有时自己做家教,一个月200元。偶尔也会做促销员,但机会很少。此外我还有奖学金,差不多一学年1000元。许多大学生择友要综合考虑“地域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学力水平”等方面,更有约23%的被访学生将“消费层次”作为其择友的出发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