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习主席的法国之行关键词:“超规格接待”“超深度交流”“超范围影响”
· 阜阳警方通报“水泥封尸案”告破 嫌犯已被抓获
· 伊朗官员:若生存受威胁 伊朗将被迫改变核原则
· 天津11日降温有弱沙尘 下周初气温再次回升
·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开始集中更换
· 又一项目落地!知名外企追投天津港保税区
· “瞬间与永恒——波兰琥珀文化艺术展”加强中波文化互鉴
· 习近平结束对匈牙利的国事访问 乘专机离开布达佩斯
· 天津举行中国品牌日分享活动
· 戏骨聚首引爆谍战风云 舞台剧《夜行者》津城上演
 

中国工资增幅远低于GDP 今年涨幅将位全球之首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4-20 13:57
 

 

  据全球最大的工资信息调查研究机构Hay Group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工资上涨幅度将位列全球第一,实际工资增长幅度将超过美国、印度和东欧国家。其负责人认为,经济快速增长给中国工资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中国工资上涨将位列全球之首。

  这份报告给出的工资涨幅显然是按实际经济增长水平得出的,但它的实现恐怕还要靠财税制度的改革,让一直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分配制度向百姓倾斜。

  比如印度或者日本

  在经济学界流行一种说法,那就是国富民穷。这里的民穷是相对的。纵向比,百姓收入是增长的,197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343元,2006年提高到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587元,扣除物价因素以后,二者平均年增长6.7%。但是和中国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百姓收入的增长显得缓慢。

  不久前世界银行发布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呈持续下降态势,已经从9年前的53%下降到去年的41.4%,远远低于美国57%的水平。以至有人开玩笑说:“GDP长得跟胡子一样快,工资涨得跟眉毛一样慢。”

  如果说现在世界上哪个国家和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最类似,那就是印度,但是中国的薪酬增幅远低于GDP增幅,而印度正好相反。前者意味着国民创造的财富绝大部分进了国家财政和企业的腰包,国富民穷,而后者则意味着GDP增长大部分直接造福于民众,藏富于民。

  全球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翰威特咨询公司去年公布的一份年度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印度再次成为薪酬增幅最大的国家,高达13.9%,高出中国一倍。2005年中国整体平均薪酬水平增长6.6%到8.9%。美世咨询去年曾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在过去5年中,印度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1.5%,而中国为7.5%。而同期GDP的增长,中国平均增长率达到10%左右,而在印度历史上,GDP增速只有3次超过8%。中国居民拥有的财富与国家拥有的财富相比,事实上在不断下降。

  当经济高速发展时,工资收入增长幅度应该高于GDP增长还是低于GDP增长?除了印度之外,当年日本经济腾飞时的情况也许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系。当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日本工资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70%,从1950~1980年,日本用了30年时间让百姓的工资收入追上美国,当日本和美国工资收入持平的时候,意味着日本人有了和美国人一样的购买力。当百姓具有足够的购买力时,国家绝不用担心消费低迷。而从1978~2004年,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将近30年,工资水平却只有美国的4%。扣除国内实际购买力高的因素,国内实际工资水平也达不到美国的20%。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

  工资收入偏低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与任何国家相比,中国居民所拥有的财富相对较少,百姓不敢消费。资料显示,中国家庭拥有的人均财富与人均GDP的比例约为1.7倍,远低于美国的4倍和澳大利亚的3.7倍,也不如印度的2.4倍。美国的社会保障以市场为主体,但强大的家庭财富保障了居民消费的安全感。欧洲国家如荷兰等家庭拥有的人均财富与人均GDP的比例和中国接近,但是欧洲国家大多是福利国家,有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其公民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使居民无后顾之忧。而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住房、医疗、教育都逐渐走向市场化,居民个人财富的很大一部分要用于这三项支出。

  请让民富

  在最近10年的改革中,一方面是GDP一路狂飙,另一方面,国民个体收入与公共福利却严重滞后,百姓不仅收入增长缓慢,统计数据显示,在最近10年的改革中,6000万国企职工下岗或失业,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7000万股民损失超过1.5万亿,城市中1.5亿人没有社会保障,基尼系数达到0.53~0.54之间,客观上加剧了国富民穷的状况。

  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的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消费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46.4%骤降为2005年的38%。工资收入增长缓慢、福利保障制度不到位和贫富差距过大是中国消费低迷的根本原因。

  到现在,消费不振已经成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近日召开的发展高层论坛上,众多代表表示,投资强劲、消费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一个主要的结构性矛盾,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予以化解。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这一现状已有察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种种迹象显示,中央政府正在努力通过各种措施使国富民穷的状况得到改善,财政支出正在倾斜。近两年,先是农业税减免,去年推出了新的医改方案,中止了医疗的市场化改革方向,转向政府主导,国家正努力让社会医保覆盖全民,经济适用房在批量推出,高等教育在重新评估学生的培养成本,这一系列运作,都需要以财政的大量支出为后盾。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又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这意味着,财政在企业所得税收入上将减少930亿元,这笔钱无疑是让利于企业和职工。“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凸显对社会事业和民生问题的关注。

  因为目前中国财政已经比较宽裕,加大在公民福利方面的财政支出空间很大,在公车、公款吃喝、培训旅游费上压缩一半,就是5000亿。

  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让利于民,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这只是在第二次分配上的改革,对于社会发展和公平来说,重要的是第一次社会分配,即百姓的工资收入。

  在上海市的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叶小英提出:“职工收入要与GDP增长同步,对企业经营者的考核要把职工的工资收入列为考核指标。”中国的决策者们应该要找出一条可以扭转人们工资在经济总量所占比重急剧下降趋势的道路。这才是解决国富民穷问题,让百姓普遍受惠的根本。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学术峰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表示,中国要提高消费率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格局。

  财税制度的拐点

  国民收入是在政府、企业、居民部门三者中进行分配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居民所得收入比重减小,其他部门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其所得收入比重提高,这是相互对应的。

  财政集聚过多,占GDP的比重过大,老百姓的财富比重就会越来越低。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指标叫分配率。它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分配率中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得份额越大,社会分配越均等、公平。

  现阶段,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体现出较大的不公平性,且这种不公平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国民收入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势头较为显著。和工资收入增长远低于GDP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税收的增长水平却远高于GDP的增长,几乎是GDP增长速度的2倍,达到20%左右,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更是认为,中国实际的宏观税负已经达到31%。分税制十多年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从1993年的12.6%到现在的27%。

  在今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的发言成为焦点,他认为,这几年,财政收入增幅为20%,GDP增幅为10%,这样财政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就会增加一到两个百分点。现在财政收入占GDP的27%,是一个适当的比例。但如果保持现在的趋势,再过10年左右,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就会达到40%。13亿人口,可以直接支配的只有40%的GDP,那就太低了。眼下要抑制政府财力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增大的趋势,现在的比重应该说恰到好处,也恰恰到了转轨的时候。数据显示,在成熟市场经济体中,初次分配后,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美国接近于70%,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在54%至65%之间。

  北京大学宋国青教授认为,政府征税那么多,个人收入相对增长率低了,导致消费占经济比例下降,短期消费的比例接着往下跌,总有一天会跌到所有人都坐不住的程度上。政府可以考虑采取减税和猛拉投资的措施来增加个人收入。

  “两会”结束后会见中外记者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到民生问题的时候做了一个精彩的比喻,他把中国社会比喻为一个舰队,“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

  ”温家宝总理进一步解释说,“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困难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困难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中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农民大部分生活困难,属于生活状况亟需改善的群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届中央领导集体自履任至今5年来,以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破解三农难题,解决之道集中表现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

  建设新农村,进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是中央关注社会公正——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总体方针的落实,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深层次上,这项国策对调整和改善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到以国内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方面必将影响深远。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人口众多的中国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只要政策引导得当,农村将为消费需求的增长作出难以估量的贡献。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早就指出了这两个目标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他在文章中指出:“在中国,关注穷人和帮助穷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问题,而且还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需要。”因为当前我国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形成了在经济不发达情况下的“过剩型出口”,这种过剩型出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剩,而是由于高收入者不消费和低收入者没有能力消费造成的,是一种典型的相对过剩。马晓河认为,改变这种现状的出路在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

  新农村建设的国策行动,从正式启动的时间算起,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农民的收入有哪些增长,农村的消费环境有哪些改善,农村的消费能力有怎样的提高?记者就此采访了马晓河先生。

 [1] [2] 下一页
稿源 中国网 编辑 郑津
中国去年29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幅度近年来最大   07-01-20
中国从2006年7月1日起较大幅度提高了军人工资   06-12-29
呢称: 输入答案:
 精彩图片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财经频道 ·体育频道
新股申购:山东如意(002193) 武汉凡谷(002194)
新股中签:中国中铁首发A股网上发行中签结果
张道达:老法师看盘 等待决定性一刻(11月26日)
天津新20项重大工业项目陆续启动 总投资1088亿
天津福利彩票双色球全国开奖公告第2007138期
续谈雅帅 欧洲选外援 泰达加速新赛季准备工作
卢彦何杨吴泽上榜 泰达一线队挂牌名单增至七人
易建联"捡"1个篮板保证胜小牛 赢回小K教练信任
火箭狂胜掘金止住连败 姚麦发威秘诀赛前"密谈"
世预赛20强抽签揭晓 中国不幸进入“死亡之组”
·科技频道 ·娱乐频道
考古专家“破获”7000年前少女遇害案
“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图)
月球“玉照”将公布 中国航天测控获四大突破
受诅咒宝石在英国展出 历任主人连遭噩运(图)
科学家揭开雄性进化更快之谜:遗传方式简单
蔡少芬陈法蓉买家具筑爱巢 断背恋情曝光(组图)
《南京!南京!》剧照曝光 女主角秦岚自叹赔钱
小S再产一女 小Lily像极了小S小时候
乱弹《色,戒》——无人不冤 无情不孽
小S生完嘴馋 黑人范玮琪带甜甜圈探望(图)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