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人买楼目的
[投资]
为工作婚姻买下三套房
今年31岁的港人BENNY是个地地道道的深港两栖人,白天在香港工作,晚上在深圳居住,5年多来他一直如此。他和深圳的缘分之前是因为工作,而现在是因为他的未婚妻,如今的他在深圳拥有三处房产,一套用于自住,一套准备售出,一套出租他人。
2002年的时候,因为在深圳某物业公司任职策划副经理,BENNY为了避免两地奔波之苦,在黄埔雅苑购置了他在深圳第一套物业,这套80平方米的物业当时以每平米9000元购入,如今已经涨到了每平方米30000多元。后来,BENNY回到了香港工作,因为黄埔雅苑离罗湖口岸较远,他觉得往返成本较高,于是便将这套房子以每月5000元的价格出租给他人。
中途有一段时间,BENNY不得不在香港居住,今年初,他又在深圳购置了第二套物业,位于宝安南路的竣庭名园,这套房只有52平方米,当时花了49万买入。不过,BENNY告诉记者,如今他要把这套房卖出去,已经快要和买家签合同了,卖价是66万元,巧的是,买家也是香港人。卖出这套房的原因是他准备和女朋友结婚,而现在这套房面积太小。
今年5月,BENNY购置了他和未婚妻的新房,也就是他在深圳的第三处物业,这套物业是位于东门的和平广场,63平方米的房子花了82万元,对BENNY来说,这套物业没有太大的压力,黄埔雅苑的租金和竣庭名园的增值让他可以轻松应对。
不仅在深圳有房产,BENNY在香港也有自己的物业,他在香港新界沙田不久前买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尽管和深圳的竣庭名园面积差不多,却花了多出三倍的价格,以130多万元买入,这套房主要是他的父母住,BENNY偶尔也会住几天。
BENNY告诉记者,他在深圳买房最原始的想法只是自住,后来因为工作变动和结婚等原因才不巧成了投资者,他觉得香港有股票、房地产等多种投资渠道,在深圳投资并没有太大回报,“很多香港人是出于个人需要在深圳买房的”。
[备用]
需要资金时高价卖出去
陈展旺在深圳有两个身份:在华强北,他是经营电子元器件的生意人。但在中介和银行眼中,这名香港人又是出手阔绰的购房者。
今年5月中旬,陈展旺和他的妻子一齐来到位于深圳中心区的彩天名苑小区,在金地置业业务员的带领下,这对香港人进入一套一居室房中看房。当天晚上,中介就致电这套房的原业主,称香港客户已经看中这套房子,并全权委托中介办理过户手续。第三天上午,陈展旺就以高出市场价数万元签下了这套物业。
据中介梁先生称,陈先生是他非常重要的客户,因为经梁先生之手,陈展旺就已经在深圳买了好几套房子。中介举例说,前两个月,陈先生就在彩天名苑隔壁的小区,也买下了一套两房一厅的物业。而在中心区其他一些小区,陈先生也拥有物业。
陈展旺告诉记者,他公司的注册地点是在香港,但大量业务和员工都在深圳华强北,他习惯于将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楼市,因为目前深圳楼市比较热,保值和增值效应较好。
据了解,陈先生买下的多套物业,都是免费提供给他公司的高层居住,等他需要资金时,再在更高的价位出手,这样既满足了员工的福利要求,又可以用房产给自己赚更多的钱。
[收租]
买下十几套月入几万元
对于从事外贸行业的香港商人骆先生来说,在深圳买房的目的非常简单:投资升值。在港岛北角地铁站附近已经拥有两处房产的骆先生认为,对香港人来说,在深圳买楼是非常好的投资选择。
“香港人比较有投资理念,有时候在香港置业就是投资,不过以占用的资金流来说,现在在香港买房的投资回报率远低于深圳。”而在选择的户型上,骆先生则表示,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就是小型公寓,“当然要看片区,周围白领人群比较集中的,这样的户型是最好的投资选择。”
在这种理念下,并不需要在深圳居住的骆先生并没有像一般香港那样在多个小区购买房产,而是一次性在福田某小区购买了十余套小型公寓。“一套40平方米的单身公寓,我买的时候每套总价不到40万元,就算十套400万,价格也只够在香港港岛买一套房子的钱。”
现在,这些在香港只够买一套房子的钱,却在深圳每个月给骆先生带来数万元的租金收益,“如果出售的话,价格几乎全部翻倍了。
”虽然如此,颇具投资眼光的骆先生强调自己目前并不会出售这些房产,“我自己认为,从价格上来说,这个片区的房价还有涨的空间,而且从投资回报率来说,现在一套房子每个月能租3000元,很好的收益率啊,比我香港一处放租房子高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