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日报记者]:
徐部长您好。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因为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是中国政府的一个新部门,您能不能给我们解释督察机构与地方政府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督察机构与地方政府有一些利益冲突或者意见不同的情况会怎样来处理?谢谢。
(2007-07-12 10:43:04)
[徐绍史]:
谢谢,这个问题请甘总督来回答。
(2007-07-12 10:43:36)
[甘藏春]:
土地督察制度是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创新。这几年在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体现了两个原则,一个是加强中央政府总量控制和监管能力的建设,二是加强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本行政区域土地管理的权力和责任。按照这个总体要求,这几年我们改革了由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批次用地的审批方式,把更多的责任、更多的权力留给了省级政府。我们改革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方式,也体现了省级政府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是加强中央政府土地监管能力的一个举措。
(2007-07-12 10:43:56)
[甘藏春]:
网上以前有一种看法,认为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走的是中央集权的路线图,把所有权力都上收了,但实际上我们是一方面加强监管,另一方面更大限度地支持地方政府管理土地,权力、责任都在地方政府。按照土地督察制度的设计,土地督察机构的责任就是代表国务院监督省级人民政府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和利用行为。国务院授权总督察来行使这个权力,现在徐总督察要代表国务院行使督察权。我们有九个地方督察局,代表总督察对督察区内的省级人民政府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和利用行为进行监督。
(2007-07-12 10:44:41)
[甘藏春]:
为了避免和防止土地督察机构可能被同化的问题,在制度设计当中就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是地方督察机构跨区域设立,二是规定了督察工作人员定期交流制度。
(2007-07-12 10:45:57)
[甘藏春]:
同时,还在内部规定了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一个社会监督,所以我们也欢迎各位记者和媒体,对地方督察机构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进行监督。谢谢。
(2007-07-12 10:46:33)
[徐绍史]:
九个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的编制都是中央给的,行政关系通通都在国土资源部,在利益冲突中会坚持依法依规处理。
(2007-07-12 10:48:23)
[新京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但是现在在房地产建设和工业建设等方面还需要占用一些耕地,怎么样解决这个矛盾?第二个问题,关于北京的房价问题,北京的房价大家都知道,上涨非常快,很多人买房是一个梦想,也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地价的上涨太快,相应的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也接着在增长,您怎么看待这样一种说法?我们知道,徐部长您应该也生活在北京,如果您在北京买房的话能买到什么样位置的房子?谢谢。
(2007-07-12 10:51:02)
[徐绍史]:
你提的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了。有不少朋友、同事都问我,我们既要保护耕地,又要保障发展,我们的出路在什么地方?我的回答是,我们面临着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双重任务和压力,我们要在土地利用上走出一条节约、集约、高效率、高产出的新路。我们国家人多地少,后备资源也十分稀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要发展,城市要增加,人口要增长,生态要保护,这一切都给保护耕地带来了巨大压力。
(2007-07-12 10:52:04)
[徐绍史]:
出路在哪里?我讲三个方面。首先要落实坚守红线,严格监管的责任。有些同志跟我说,这是你们国土资源系统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说是,但也是我们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发展是硬道理,保护耕地也是硬道理。所以,各级政府要讲政治、讲大局,要与党中央国务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持一致,这个一致应该是思想上的一致,发展理念上的一致,否则指标上的一致是做不到的。
(2007-07-12 10:53:17)
[徐绍史]:
在这个基础上,各级政府要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严肃性,要落实中央关于土地调控的宏观政策,要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占用土地的行为。
(2007-07-12 10:54:26)
[徐绍史]:
第二,要破解既保护耕地又保护发展的命题,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既要节流又要开源,现在建设用地当中闲置土地、空闲土地、批而未供土地大约有400万亩,我们国家还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2亿亩,未利用地39亿亩。“十五”期间我们每年通过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年均428万亩,所以保障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关键在于各项建设尽量不要去占耕地,必须占的就要少占,能用劣地的不要去用好地,占用的土地要高效地用好。这两年各个地方土地整理复垦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大家从媒体上也可以看到一些报道,我们要把这种积极性保护好、维持好,跟地方一起争取尽早地破解既保护耕地又保障发展的命题。
(2007-07-12 10:55:15)
[徐绍史]:
第三,要走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路。现在我们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大大高于国际水平,我看到一个对全国644个城市的统计,人均建设用地已经到了133平米的水平,我们的城镇规划标准是100—120平米,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的面积更低。所以,城镇化建设用地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城市里各种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率也比较低,建设用地的再利用开发潜力也很大;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总量数倍于城镇的建设用地,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的潜力也非常大;公路、铁路、水利建设节约用地的潜力也非常大。我们要转变粗放外延增长的方式,迎接集约、节约用地的深刻变革,需要巨大的勇气。实际上只要挤一挤、逼一逼,思路有了,办法也就有了。
(2007-07-12 10:59:55)
[徐绍史]:
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存在着辩证关系,只要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转变,18亿亩耕地就能保护好,并且利用好,吃饭不会成问题,发展也会有保障。关键在于我们要有新的思路,要有变革的勇气,要趟出一条新路,就是要在土地利用上走出一条节约、集约、高效率、高产出的新路。
您的第二个问题请甘总督回答一下。
(2007-07-12 11:02:33)
[甘藏春]:
如何解决北京市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可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不是我们,而是北京市的同志们。但是我们作为北京市民,又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也愿意回答你提的问题。
(2007-07-12 11:03:24)
[甘藏春]:
房价和地价的关系是这几年争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在不同城市,看这个城市房价究竟是需求拉动造成的,还是成本推动造成的,可能在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特点。至于具体到北京市来说,去年也有一位新闻界的朋友跟我讨论地价和房价的关系问题,我当时问了一个问题,假定北京市现在是零地价提供给开发商,你设想房价能降下来吗?我问了他这个问题之后,他就不再跟我讨论地价和房价的关系问题。
(2007-07-12 11:04:20)
[甘藏春]:
作为国土资源部门,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一个最大的职责就是根据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来投放房地产的土地供应。
(2007-07-12 11:05:54)
[甘藏春]:
具体的数字上一个问题我已经回答了,至于问徐部长想买哪儿的房子,我觉得还是由徐部长来回答比较好,我相信他也只能住政府分配的房子。
(2007-07-12 11:06:28)
[徐绍史]:
我现在已经有一套房了,暂时还没有买房的考虑,恐怕也买不起第二套。
(2007-07-12 11:07:05)
[香港文汇报记者]:
请问徐部长,您是从国务院副秘书长调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对中央这一任命,海内外期待非常高,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有何感想?另外,新官上任三把火,您上任也两三个月了,您近期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2007-07-12 11: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