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记者于浩 通讯员宋强):9月18日,天津市红十字会与市急救中心卫生救护培训基地揭牌暨救护示范队成立。此举标志着由市红十字会与市急救中心开展的以“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为主题的全市性群众性救护培训活动全面启动。
为推动本市急救医学和急救技能培训的发展,市红十字会与市急救中心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共同开展群众性救护培训活动的形式加强合作。双方的合作,以当今急救医学的发展动态和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导向,普及推广院前急救培训工作,通过开展急救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举办集中培训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在广大市民中普及自救互救技术及现场急救常识,使急救知识普遍地溶入到各阶层的认知中,达到急救网络社会化、抢救技能普及化、现场急救全民化。
在开展急救培训活动中,市红十字会与市急救中心坚持统一教材、统一考核、统一发证的培训原则,充分发挥市急救中心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师资队伍专业优势和红十字会人道救助组织特性,按照《关于在本市深入开展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逐步为全市的公安民警、机动车驾驶员、客运乘务人员、宾馆服务人员、建筑队、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学校红十字青少年等14种人群开展救护知识培训。培训课程包括:心肺复苏(CPR)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技术;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疾病知识;灾害医学等知识的普及培训。考核采取培训前测试,随堂考核,终末考核等多种形式,理论与实践作考核缺一不可。每年度将召开学术会议,讨论回顾培训运作及效益评估,以便加强改进,提高急救培训水平。
在此基础上,市红十字会与市急救中心合作建立救护示范队,下设若干小组。救护示范队队员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将积极参与急救行动并参与大型演练及深入区县街、乡、镇示范卫生救护操作等活动。
据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柏捷介绍,市红十字会与市委急救中心的全方位合作,打破了院前急救培训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努力作到全社会的普遍参与。卫生救护培训工作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做到工作统一规划、业务培训统一规范、信息服务统一高效,努力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急救服务需求相适应,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适应具有本市特色的卫生救护培训机制和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