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区千余社区组织吸引5万余居民参加
“老街四邻”又回来啦
对推动和谐社区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参加第二届全国社区睦邻文化高层论坛的120余名专家学者近日来津,观摩本市和谐社区建设情况。在和平区小白楼街,当他们得知社区里的327个社团成为联络居民情感的“小圈子”,邻里关系其乐融融后评价说,建设和谐社区,就是要让“老街四邻”在现代社区里重现。
长期对和平区小白楼街民间社团进行跟踪调查的天津大学社会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张再生教授指出,在小白楼街,居民自发形成的“小圈子”围成兴趣的“交集”,大伙有了同一个兴奋点,聚在一起搞活动,业余生活有了乐趣,邻里间的距离拉近,建设和谐社区步伐越走越快。现在,社区内的空竹队、腰鼓队等文艺类社团和书画社、编织队等文化类社团在全市范围内名气越来越大,居民们的心气越来越齐,极少出现“红脸”、拌嘴、打架等现象。
截至目前,包括小白楼街在内,和平区已经有1000多个社区民间组织在基层活跃,吸引5万多名社区居民踊跃参加,对进一步推动社区睦邻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德为邻团结互助情暖万家共创文明
天塔“邻居节”叫响全国
至今已连续举办9年形成新的精神风尚
在建设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本市各街道社区基层单位创新思路打造精品,想方设法拉近居民距离,“邻居节”已经成为本市社区建设在全国的著名品牌。近日参加第二届全国社区睦邻文化高层论坛的专家在观摩河西区天塔街“邻居节”品牌专题展后,纷纷表示这是天津乃至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创新的经典之作。
据了解,从1999年开始,天塔街每年举办一届“邻居节”,“邻居节”坚持以“以德为邻、团结互助、情暖万家、共创文明”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睦邻文化活动,在全社区架起了居民群众沟通心灵的桥梁,融洽了邻里关系,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新风尚。9年来,“邻居节”不断创新完善发展,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睦邻文化品牌,被中宣部列入全国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百例典型,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入选《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两次报道,众多全国和地方媒体多次聚焦。
明年是奥运年,又恰逢“邻居节”十周岁生日,河西区天塔街居民们都铆足了劲,要在奥运会期间向世人展现咱天津社区的新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