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发挥滨海新区的重要作用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把滨海新区纳入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布局,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更好地发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世界眼光,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成果,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带动天津发展,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振兴,决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
滨海新区要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要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激发创造活力的,就大胆地闯、大胆地试,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有利于强化统一领导、理顺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使新区成为改革创新的先导区,在搞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必须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使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标志区,在扩大开放中充分发挥门户作用。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优先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重点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加快发展生物和现代医药技术、航空航天和海洋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产学研结合,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大科研院所的研发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企业,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使新区成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各类人才的创业区,在又好又快发展中充分发挥引擎作用。必须进一步提升新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海港、空港建设,加快完善面向东北、西北和环渤海城市群的道路交通网络,加快口岸电子信息平台和无水港建设,加快形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使新区成为国际物流的集散区,在增强综合功能中充分发挥服务作用。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节约使用,新上项目严把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搞好净化、绿化、美化,使新区成为宜居生态新城区,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和谐,在建设生态环境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全市各方面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致力于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
4.转变发展方式,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资源能源环境的瓶颈制约,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提高发展水平,增强竞争能力。一是统筹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要高水平实施二十项民心工程,切实抓好二十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条实施意见,统筹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布局,调节利益关系,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机制,构筑发展的新优势,培育发展的新亮点,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增长的格局。二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与北方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相匹配的经济结构。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突出抓好高水平重大项目建设,发展一批优势支柱产业、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和一批知名品牌,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三十条意见,加快构建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提升。要按照沿海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方向,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升产业化水平。三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的硬性指标,建设生态文明,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上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