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教育初具规模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2年国家明确了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到了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塘沽区的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也是与日俱增,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塘沽区职业教育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依然存在些许问题。
层次多样专业齐全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经营,目前,塘沽区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层次多样、专业设置齐全、涵盖面广。各院校毕业生的年就业率高达95%,为天津滨海新区的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塘沽区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由教育行政部门办学的有4所,分别是滨海职业学院、塘沽第一职业中专、塘沽中专和环海职专。其中滨海职业学院为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塘沽一职专为示范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塘沽中专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环海职专为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所学校专业涉及电工类、机械类、汽车类、计算机信息类、生物技术类、财务金融类、商贸类、旅游服务类、外语类、体育艺术类等。同时,行业企业办学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塘沽拥有港口中专、航道局职工中专、水运技校、天碱技校、大化技校、港船技校、河船技校、盐场技校和海员学校9所这样的院校,拥有专职教师260人,在校生近3000人。在社会力量办学方面,华林培训学校、奇星培训学校、海杰培训学校、奥丽美发学校、烹饪协会、海湾汽车修理学校、汽车驾驶学校7个项目主要从事计算机、美容美发、中式烹饪和汽车驾驶、汽车修理等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此外,塘沽区劳动局、技术监督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委和农委等部门也分别对各自领域内的从业人员开展培训、考核、认证等,根据统计,每年都有2万人以上的各类人员通过这些途径接受职业教育。
基建工程提前发展
随着滨海新区职业教育地位的升级,塘沽区教育局下大力度,投资职业教育的“硬件”建设。目前,三所职业教育学校都处在大规模建设阶段,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塘沽区正在加快塘沽一职专新校址建设及实训基地扩建项目,预计该校将于今年底迁入新址,塘沽一职专重建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并改造原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模,使新建成的学校真正成为集教学、实训为一体的示范性职专。同时塘沽中专的扩建工程也在抓紧建设,预计在明年完成扩建项目。
职业教育最为重要的一项基建工程,要属滨海职业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此项工程于今年教师节全面启动,计划在2009年完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正在扩建的二期工程总投资1.2亿元,规划占地892亩。该工程建成后将新增教学用房面积7.6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将达到20多万平方米。学院扩建后还将依托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以国际商务、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并重点建设国际商务、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园林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9个专业。
优势明显尚存不足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塘沽区拥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时代机遇和地缘优势。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大量企业涌入,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无论是对高端人才、中端人才还是低端人才,都有着极大的需求和依赖性,企业对于合作办学、参与办学有着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这给塘沽区发展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签订了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塘沽区又是天津市的职业教育示范区,如此一来,塘沽区的职业教育成为了全国的试点和示范,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也都获得了充足的保障。
当然,塘沽区在职业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除了社会教育观念需要转变,机制改革需要深化外,面对滨海新区数量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一些院校现有的建设规模、设施设备和专业实训基地、实习基地都存在着一定差距。同样,在实际教学中,理论与实际操作俱佳的“双师型”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不足,于是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此外,不难看出,各院校的一些专业设置重复,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同时专业、课程也还不能依照市场的实际需求及时进行调整,造成了资源浪费与学生就业不畅。由此,教育资源亟待开发、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