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记者赵颖妍):12月4日,法制宣传日大型法律咨询活动在天津市河西区银河广场举行,市民冒着寒风前来咨询相关的法律问题,与此同时,和平法院通过向社会开放,让普通群众走进法院参观法庭、旁听案件、与法官交流等方式,向群众打开普法的窗口。
上午,许多市民早早来到银河广场,带着自己的问题,向法律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咨询。从现场情况来看,房屋纠纷、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纠纷和合同纠纷等是市民关注的热点。据了解,市民咨询的问题相对以往更加有深度,更加复杂化,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法律知识的渴求和维权意识的提高。
上午9:00,社区居民、教师和部分师大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和平法院。这些普通群众带着好奇心参观了羁押犯人的待质室,还有部分同学坐到了被审问席上,体验了一次被审问的感觉。同学们表示,亲自感受被审问的滋味后,更加体会到千万不能犯罪,犯罪不仅仅对别人是一种危害,对于自己更是致命的伤害,那将是刻骨铭心的。
随后,市民参观了法庭,他们中有人走上审判席、拿起法槌仔细端详;有人在原告席、被告席上尝试着坐了坐;有人与法官进行着交谈,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法律的威严。法院上下午均安排了公开开庭的案件,以供前来参加开放日活动的群众旁听。当天上午,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个人与投资担保公司之间的“委托投资纠纷”,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告诉群众投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下午3:30,一起学生起诉学校的案件开庭审理。本市某职专的学生王某,在校学习的第三年因顶撞教师、吸烟等违反校规,被校方给予留校察看一年的处分。不久,其被学校安排到摩托罗拉公司实习,在实习期间再次违反厂纪厂规被退回。学校根据相关规定将王某开除学籍,并不发放其毕业证。为此,王某将学校告上法庭,认为自己在校学习期间文化课已经全部达到及格标准,应该发放毕业证。
市民旁听了这两起案件的审理过程,零距离感受了法律的审判工作,不仅对其本身是一种教育,也将促进司法活动更加公平、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