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临港工业区管委会获悉,作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区域,临港工业区将重点发展海洋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能量利用4大循环经济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通过围海造陆,临港工业区1期规划的2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已形成。从围海造陆开始,临港工业区就在推动循环经济,将工业废渣作为造陆原料,实现了化工副产品的再次利用。从在项目引进的初期开始,临港工业区便开始对引进项目进行环保评估,对存在环保隐患的企业、项目采取“一票否决制”,凡存在环保隐患或不能实现清洁生产的企业、项目一律都被拒绝落户。落户临港工业区的企业、项目,在签署协议时,都会包括相应的环保条款。
现在,工业区内已建成了统一的公共管廊,并实现了企业和码头的联通,使化工原料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运输,避免了化工原料暴露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也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此外,区内建成了一体化公用工程岛,实施“水电汽气污”多联产循环经济项目,临港工业区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自建基础设施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能量、物料的梯级循环综合利用。与单独分建相比,可直接节省投资30%,节约用地40%,降低能耗30%,削减60%的二氧化硫、烟尘和COD排放,总体运行成本下降20%,使各种资源在区内得到了合理的循环利用。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使区内化工污水得到统一的处理,在环保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工业中水,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目前,中石油、中化工、渤化集团等大型企业项目都已入场施工,今后,工业区内将形成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和能量综合利用为主的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50多条产品链,改造提升传统化学工业,形成集炼油、乙烯、芳烃、聚烯烃、聚酯化纤、橡胶塑料、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完整的产业体系,上中下游企业间在化工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等方面互供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品有机衔接和资源利用与效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