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纵览 正文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全线接触网送电!冷滑!热滑!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捷报频传
· 市红十字会推进“5·8人道公益日”活动 “益”起行动 为爱助力
· 天津全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走深走实 4条高铁6条高速通北京 1条高铁2条高速通雄安
· 全国时间利用调查5月11日至31日入户调查 涉及天津16个区的1220户
· 2024天津中考时间科目安排公布
· 陈敏尔在河西区调研时强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圆满完成首次航行试验任务
· 普京宣誓就任新一届总统 称俄定能实现发展目标
· 拼多多海外跨境电商平台零售出口业务落地天津港保税区 首批3.7吨跨境零售出口货物通关
· 第3届亚餐会落户天津 11月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
 

回顾壮举:十万人才过海峡 为海南注入活力

http://www.enorth.com.cn  2008-03-20 15:27
 

 

  20年前发生的一幕,至今让人心潮澎湃:琼州海峡两岸,在1988年即将来临的时候,忽然舟楫繁忙、人潮涌动。

  1987年8月29日,新华社播发国务院将审议通过关于“撤销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办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消息,顷刻激发了中国改革开放十年来积蓄的热情和能量,

  “到海南去,干一番事业!”比“特区还特”的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点燃了无数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

  史无前例人才潮

  当年,不断涌向海南的内地年轻人,几乎将海安和海口两个寂寞多年的港口挤爆,高潮一直从1987年秋季持续到1988年夏天。这次壮举被称为“十万人才过海峡”。

  此时,距离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刚好10年。这次中国当代史上最为集中、最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主体是20世纪80年代毕业的天之骄子,也有部分事业有成的社会才俊。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和摆脱旧体制的愿望在朦胧中觉醒,大特区建设的超前理念在他们心中燃起熊熊烈火。

  林志向见证了这一不平凡的事件,当时他任海南省人才交流中心主任。3月15日,记者采访林志向时,当年30岁出头的年轻人,现在已经是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局长。

  这是一个温暖的下午,刚从乡下出差回来的林志向一脸春天的气息。说起“十万人才过海峡”,他拿出当时的剪报,当年大学生街头卖报纸、卖馒头的景象一一重现。林志向说,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消息一传出,海南立即引来三大热潮:考察热、投资热、人才热。

  “这次人才大潮来势猛、范围广,还没有做好人才接纳准备的海南一度措手无策。除了台湾省和香港、澳门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来人来函,特别是一些中西部省份来人来函特多,沿海开放城市来人来函也不少,甚至当年外流到深圳、珠海等地的本地人才也想回来了。在这次人才大潮中,自1987年8月至1989年4月,来信来函及亲来海南求职的人才达到了18万余人次。尤其可喜的是,这批求职者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百分之九十,三十五岁以下的占百分之八十五,具有高级中级职称的有近7000人,人才之集中令人叹为观止。”说起当年的那一幕,林志向如数家珍。

  闯海人为大特区注入活力

  面对这样的历史机遇,海南为之激动,为之欢欣。此时的海南还处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急需大量人才参加海南建设,到1989年,全省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61人,中级职称694人,初级职称1249人,仅是18万人才中的浪花一簇。林志向说,这些人才的引进,缓解了海南开发建设与人才紧缺的矛盾,为海南的开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特区建设的骨干力量。

  首先,引进的人才为企业注入了活力。我省大型骨干企业海南汽车制造厂,1986年从国外引进一套冲压线设备,因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到1988年安装工程还没有上马。1988年底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厂领导班子,此后几个月内又聘请国内的一些专家、教授,和厂里引进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组成技术攻关组,1989年9月底,冲压生产线全部安装调试完毕。经鉴定,质量达到或超过“一汽”安装的水平。

  其次,引进专业人才促进了我省新的专业学科的形成,改变了一些单位的文化、知识结构,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引进为今后海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省前,海南大学只有法律、电子工程、工民建、农学和热作5个专业,属省级三类大学。到了1989年底,从全国几十所高等院校考察挑选,共引进各类专业教学骨干197人,形成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填补了我省高校新学科的空白,增设了英语、日语、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美术装潢、国际法律、化学工程等专业。”林志向说。

  海南人才潮是一种特有现象。那些旧体制的叛逆者、过去生活的抛弃者、新理想的追求者聚集海岛,在全新的环境中产生了新思维、新创举。新名词、新亮点不断涌现……正是这些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约束的人才,在海岛上产生的新点子,给后来的海南和那些从海南走出去的市场经济翘楚们最初的启迪。每个人的心里希望与恐惧共存,梦想与现实同在。那是海南开发史上最值得追忆的日子之一。许多人生命的新篇章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可以说,中国经济领域里,许多后来独领风骚的人物,在1988年,随时有可能在椰树底下与你不期而遇。

  但由于当时海南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匮乏,又制约着人才的吸收。很多人才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安排,有的流浪街头,有的无奈跨海归去,成为历史的遗憾。

  闯海潮成就独特文化

  “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壮举,至今想起还让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从历史来看,1988年前后的人才潮,不同于海南岛历史上的任何一次人口大迁移,它的背后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

  “十万人才过海峡”显然是中国当代青年思想解放、自我独立意识觉醒的开始,是中国真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个象征。虽然此前已经有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的开发热潮,但海南省比“特区更特”的伟大设想,让这些时代的弄潮儿更加义无反顾,壮怀激烈。这时候的海南特区文化,代表了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以及强大的包容性。当然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这股闯海潮也夹杂着某种浮躁和投机,曾给高歌猛进的海南建设投下一些阴影。

  但毫无疑问,“十万人才过海峡”,闯海精神已经融入特区人的血脉。经过20年艰难曲折探索,现在的海南,已经进入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大特区继续前行,仍然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闯海精神的支撑!

  海南人才潮启示

  “海南省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是,总量不足,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少,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分布也不均衡,与我省‘一省两地’发展战略相配套的优秀人才群体严重匮乏,严重制约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像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那样快速、高效、便捷,构建起海南培养、使用、吸引人才的便捷、高效机制和体制。”说到目前海南的人才问题,20年前见证“十万人才过海峡”的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局长林志向发出感慨。

  从当初的“海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到今天的“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牌子变了,结构变了,可是,开发人力资源,为海南建设输送人才、选拔人才的宗旨没有变。回顾海南20年的发展历程,林志向说,人才强省的理念必须始终坚持。

  对于“十万人才过海峡”的现象,林志向认为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

  启示一: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筹备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人才和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实践证明,人才资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的因素。谁拥有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未来。

  启示二: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建省之初,为了引进急需人才,海南不仅发函商调,还主动出击,派出队伍到全国各地招聘引进人才。但因旧的人事管理体制的束缚和各地对人才实行保护主义政策,有的人才在原单位专业不对口或积压浪费也卡着不放,调人相当困难。当时的调入成功率只有35%。为此,海南制定了《关于吸收录用省外辞去公职的科技人员的暂行规定》,采取聘用、借调、兼职等形式,千百万计延揽海南急需人才。这在全国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是一个突破,它改变了人才难以调入的局面。

  启示三:要构建人才生态环境。人才生态环境泛指人才培育、成长和发展的一切内外因素的总和,它是人才作为独特社会群体所共同指向和依托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和文化底蕴。具体的人才生态环境,包括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又包括人际环境和舆论环境等。“木茂鸟集,水积鱼聚”。生态优,则人才聚,事业兴;生态劣,则人才散,事业衰。

  20年来,我省在人才吸引、培养、使用以及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逐渐壮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人才问题也暴露和凸显了出来,而且是一些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对此,林志向毫不讳言其中存在的问题。他说,与建省初期比,海南的政策优势明显减弱,使得引进人才愈来愈困难。随着海南与内地政策差异的进一步缩小,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海南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逐渐减弱,更加凸现出我省的困难局面。人才机制缺乏活力,严重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如何把人才吸引到我省的中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基层单位,我们的办法和手段还不多。

  洪小波:重归热土

  蔡葩

  1988年初,在武汉一家报社工作的洪小波,毫不犹豫地来到海南,成为《海南开发报》主笔之一。

  1995年,洪小波离开海南,游走世界,足迹涉及美国、加拿大以及内地沿海几个经济发达地区。2004年夏天,他最终举家重归海南,担任海南省信用评价中心常务副主任。3月16日,记者来到海口华银大厦,已经50岁的洪小波说起1988年初来海南那段激情岁月,深情依旧。

  洪小波说,当时的海南和内地相比,有大得惊人的差别。1988年的内地,在思想活跃程度上,在体制、文化、人际关系以及生活方式上,都还处在社会转型的缓慢渐变中,但这一切在海南却是突变。“我记得自己来到这里,充满了惊喜和好奇。十万多内地年轻人都处于和我相似的情绪状态之中,可以想像大家之间绽放的激情,相互碰撞会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正是这种源于思想大解放的如原子弹一般释放出来的能量,借着海南岛上热带的灼热阳光,把我们的青春岁月燃烧得格外灿烂。”尽管语调沉稳,洪小波仍抑制不住激情。

  2003年,洪小波到加拿大考察银行体系发现,加拿大完善的信用体系,对发展中的中国市场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2004年8月,恰逢海南省企业信用评价中心成立,洪小波受海南省有关部门的邀请,全家从加拿大回到海南。

  “我来到海南时虽然已年过30,但过去的30年我并没有真正长大,因为那是在父母身边走过的30年,那是在各种社会关系的扶助中走过的30年,那是捧着铁饭碗无忧无虑走过的30年。但海南却使我在一夜之间明白了很多道理。现在,我用自己所领悟的一切献给这片热土。”洪小波真诚地说。

  “十万人才”从何而来

  “海南当时的人才热一点都不亚于19世纪美国开发阿拉斯加的淘金热。”1987年8月,海南行政区人才中心成立,林志向担任人才中心主任。他说,一开始每天只收到二、三百封信函,接待二、三十人来访。8月至12月下旬,上岛求职的人才已涨至1万余人,来信来函求职的约有7万人。每天上千封的来函,堆积成小山状慢慢“长高”。

  “我记得1990年人才大潮消退之前,库存人才档案有18万之多,外界称‘十万人才过海峡’估计缘此而来。”经林志向之手联系、被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吸纳的,不过几千人,找不到工作的许多人打道回府。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海南“房地产热”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下海”分流了不少求职者。 (小卓)

  许士杰关心人才引进

  海南建省筹备组组长许士杰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他要求人才中心对于来函要做到“每信必答,每函必复”。

  有一次,许士杰刚从北京开会回来的第二天,就到人才中心了解情况。那天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个个忙得抬不起头。没人注意到,一位身穿着浅灰色茄克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他没有惊动大家,查看了人才档案库上的“人才登记表”后,才把中心负责人找来听取汇报,此人就是许士杰。

  当时许士杰还仔细查看了一些来信来函,并和身旁几位求职的青年人亲切交谈。当他发现成千上万的信件从接收、复函,发商调函,建立人才档案库,全靠十几个同志手写,有些吃惊。没过几天,许士杰让财政部门划拨了十万元办公经费给人才中心,并提出要引入计算机管理人才信息。

  (小卓)

  海南建省以来

  部分人才政策与措施

  1988年,海南推出《关于吸收录用省外辞去公职的科技人员的暂行规定》,在全国率先实行打破地域、部门界限引进人才。

  1992年,推出《关于加快引进适用高中级中青年科技、管理人才的若干规定》及《关于进一步鼓励科技人员到各类企业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关于鼓励留学人员来琼工作的若干规定》,为引进人才提供办理户口、粮食手续、住房、安家费、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就读等一系列优惠条件。

  1994年以后,又陆续出台《关于提高三种优秀专家职务工资的通知》、《关于海南省培养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意见》。

  1999年12月,再次推出《关于引进优秀人才和鼓励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若干规定》,对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才在工资待遇、津贴、职称评定、专家选拔等方面进一步给予优惠。

  2003年11月,中共海南省委出台《关于实施人才强省的决定》。 (蔡辑)

  海南亟需成为人才洼地

  ■本报评论员 吴 卓

  “十万人才过海峡”是海南开发史上一个空前的盛景。这短短7个字,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信息,凝聚了一幕幕令人无法忘记的历史图像。

  每读到这7个字,我的脑海中便会涌现这样的一些镜头:人头攒动的招工栏,街上随处可见的戴着眼镜的身影,大学生卖烧饼的摊子……

  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当时有多少人才来到海南,又留在了海南,但可以确定的一个事实是,这些人才为海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海南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十万人才下海南,是海南之福、海南之幸。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些及时到来的人才,如果没有这些充满创业激情和工作豪情的人才,刚刚草创、起步的海南经济特区,发展的步履将会艰难得多,发展的速度也将会放慢许多。

  十万人才为何下海南?海南为何能吸引来这么多的人才?一个被人们普遍认同的答案是,当时的海南具备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氛围和前景,这是吸引十万人才大军下海南的最重要因素。

  当时,海南刚刚建省办经济特区,从一个地级行政区一跃成为中国的一个省,许多方面需要大量的人才;因为创办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国家给了海南相当优惠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别的地方相比,政策优势明显;而作为一个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当时的海南生气勃勃,蒸蒸日上,发展前景十分令人看好;当时的海南,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百业待兴,许多方面尚是空白,个人发展的空间较大。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说海南具有当时全中国一流的创业环境是不为过的。所以,这一只只“人才”的凤凰,便如寒鸦赴水一般,接连不断地被吸引来了。

  人才,是一个地区发展中最可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一个地方便难于发展或发展不快。综观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发展历史,其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重视人才,重视吸引、培养、使用人才。人才战略一直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基本战略。海南要加速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同样需要人才。人才短缺问题一直是制约海南发展的最大瓶颈,不解决好人才的问题,海南的发展便难于持续。

  在这方面,“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珍惜。一个地方要想吸引人才,没有一流的创业环境是不行的。人才,因为有才,所以总是想有一番作为,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哪里有好的舞台,哪里的环境利于创业,人才就会涌去哪里。因此,打造一流的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供美好的创业前景,便成为一些地方吸引人才的主要抓手。

  当前,海南又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温故知新,回望20年前“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壮举,我们应该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拿出勇气和智慧,大胆解放思想,重塑特区意识,重振特区精神,让海南重新成为人才集聚的洼地!

  海南人民在变革中前进,了不起!

  省委党校教授唐镇乐看了本报“前进!海南人民”特别报道后连连感叹,认为海南需立足省情不断改革创新

  张中宝

  本报海口3月18日讯 (记者张中宝)“看了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特别报道‘前进!海南人民’后,振奋人心,大受鼓舞,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今天,海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唐镇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万分。

  感受:

  海南人改革精神值得学习

  长期研究海南经济的唐镇乐一直关注着本报为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的特别报道“前进!海南人民”。 唐镇乐说,他不仅看了每篇报道,进行了收藏,还对每期的报道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

  “看了报道后,我觉得海南人民在变革中前进,了不起,改革的精神值得学习。”他说,《海南日报》把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的重大改革和有影响力的事件回归“历史原点”,探索海南重大的改革、重大决策,高度概括分析其历史意义和成就,展现了海南人在探索中发展的精神,每期报道都值得收藏,具有很高的价值、可读性和思考性,看后很受鼓舞和激励,感受颇深。

  尤其是3月4日的报道《扣击“市场经济”大门,海南先行一步》,他对此印象最深,感受强烈。他说,海南是我国最早提出搞市场经济的省份,当时在全国计划经济大背景下,海南能在全国先行试验市场经济,符合海南办经济特区的宗旨,符合全国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

  “海南有了市场经济的思路,对推动海南的发展影响深远,奠定了海南的发展方向。”唐镇乐说,海南在建省后的前5年,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16%左右。他认为,《海南日报》的特别报道探索了市场经济的思路,深入分析了市场经济给海南所带来的变化,激发了海南人民的斗志,让世人看到了海南在探索中前进的成功范例。

  建议:

  结合更多实例深入分析

  “这组特别报道分析深入,展示了我们海南特区人在这块热土上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唐镇乐说,不论是报道市场经济、洋浦改革,还是“一脚油门踩到底”,都体现了我们海南在重大改革上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海南在变革上的经验,这些能给“海南20年新起点”带来许多启示。

  唐镇乐说,海南众多改革都属全国领先,有自己的创新,符合市场经济,符合省情,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唐镇乐认为,海南的改革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海南的实际,围绕创新,体现自己的特点;看准的改革,要坚持到底,不能回到原来的起点。

  “这组报道策划得很成功,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影响力,虽然还有许多报道没出来,但是我期待有更多能体现海南20年来的改革和创新精神,以及能突出表现海南20年来在各个方面的探索的报道。”他建议,以后的系列报道,能更加深入分析,结合更多实例,全面展现海南20年来的巨大成就,突出变化,注重对比,围绕创新,体现海南不同于全国的特点。同时,在报道中更能激发海南人干事业的热情,增加信心,更加突出海南人在探索中前进的精神。

  潘石屹:海南给我第一桶金

  1989年,我跟了老板上海南。那时的海南,完全是个荒岛的感觉。第一是没电、黑灯瞎火的;第二是又脏又臭又乱。我记得第一天上岛,安排在海滩边上住,整个枕头是湿乎乎的。

  1990年春节前后,海南刮了一次特别大的台风,损失很大。海南经济一困难,很多人没有工作,就纷纷回去了。我老板当时在那里承包了一个砖厂,让我当法人代表、厂长,带着三百多个民工。那时所有的工程都停了,民工就在那里饿着,他们是计件工资,没人要砖,他们就一分钱没有。我那时年轻,责任心还强,就把自己的钱掏出来,让民工买上一袋米,吃完了掏钱再买一袋。我是厂长,还有一台吉普车,这一段时间觉得天高皇帝远的,虽然条件也艰苦,心情还比较愉快。

  1990年,大部分下海南的人都回到了内地,我一直在那里坚持,一直坚持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我们几个朋友才在一起成立了“万通”的前身“农高投”———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

  我们一共六个合伙人,一个是冯仑,他原来是海南体改所的副所长,曾经到牟其中那里打工,当过办公室主任。另一个叫王功权,原来也在牟其中那里投资公司当过总经理。

  我们基本上是炒房炒地起来的。没钱怎么办?说找到了北京一家集团公司。当时他们的老板认为我们这帮小伙子可以,于是达成一个条件,给我们贷款五百万元人民币,利息好像是20%,这笔钱由他派人监控,利润五五分成,这是我们第一笔种子资金。这个条件今天看是天价,但当时真就有点像天上掉下来五百万!

  拿到钱后,先买进几座别墅,我们当时不到三千元一平方米买过来八栋。在手里放了一两个月,没人要,出不去,这可麻烦了。大家在一起想办法,就盼着到海南发展……我说我最感激的一个人是邓小平,一是因为要没有他,我父亲就不会平反,我也不可能离开甘肃,我们现在还可能在受苦受穷。二是要没有他的南巡讲话,海南不可能发展,也不可能有我们的今天。有人要来买别墅了,就得益于南巡讲话。先来了山西的大老板韩九吉,我开价四千,又来了一个内蒙古的,我又开价四千一。我想这是最后一赌,反正有人要,打的就是心理战,就一直往上抬。这可把山西来的韩九吉气急了,他说你怎么这么谈判呢?他两个儿子说不谈了,咱们走,老头说沉下心,再谈谈。我跟他说,我重合同我也会重信誉,但开价可以正向开,也可以逆向开,我不断将开价提高。结果,大约四千二出去,韩九吉买了三栋。没多长时间,又有两栋六千元一转手就出去了。另两栋卖给了内蒙古人,其中一座他自己住着,挂一块牌子“为吉祥起见,我这座别墅的价格是8888”,结果砸在手里,现在也没有卖出去。在我的婚礼上,韩九吉专门扛着山西的玉条、景泰蓝,用大布包着,非要直接送到我手里,成了我很好的朋友。

  来源:潘石屹博客

  洋浦经验值得重新审视和挖掘

  孙乐明

  本报海口3月18日讯 (记者孙乐明)本报3月11日第五版“前进!海南人民”专栏,刊登了《洋浦,改革敢为天下先》和《激情燃烧:难忘那“拓荒牛”的岁月》等几篇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反响。

  现任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规划局长的张进,15年前就在洋浦规划部门工作。他说,当年洋浦基础设施的规划确实非常超前,直接委托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的机构设计,主要采用的是英国的体系和理念,设计标准高。现在全国已普遍与国际标准接轨,但在当时确实是开先河。现在国家对土地开发实现集约、高效式开发,但当时洋浦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土地利用率非常高。

  讲到建筑质量,张进说以36层的洋浦国际商业大厦为例,其设计和建设质量,今天在全省都是一流的,这种精神和做法值得现在思考和借鉴。

  当然也有教训,后来工程层层转包,也出现过质量问题。在开发模式上,外商成片开发固然有创新的一面,但外商急于收回投资的理念与政府着眼于未来的取向发生冲突时,如何协调关系、如何进行政策配套等,都是值得探讨的。说到于元平先生,他认为正像一些领导评价的一样,他确实是倾其所有,是尽了力的。只是由于条件限制,以搞工程见长的外商,缺少招商的手段、经验和资源。

  当年曾任洋浦开发区管理局组织部长、后任儋州市委副书记的胡传典说,他看到报道,禁不住又回忆起当年在洋浦开拓和创新的岁月,并说洋浦经验值得重新审视和挖掘。

  特别是在体制创新方面,胡传典说,按照中央领导和省领导多次要求洋浦要建立一个全新管理体制的指示,建立新型的行政体制主要是把握住: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二、适应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三、合乎国际惯例的办事要求,并以“精干、高效、廉洁、权威”为目标来构建洋浦开发区的行政体制。

  “我们先向自己革命,”胡传典说,也就是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量批财、分物、分指标、直接管理企业等这些权力职能从政府中分离出去,以“实行最小行政干预、最大的经济自由”为指导思想,重新配置政府的行政职能。凡是市场本身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坚决地交给市场去解决,凡是社会、企业、个人能办并能办好的事,就由它们自己去办;市场做不到,社会、企业、个人也办不了的事,我们要主动承担起责任。并将管理局主要职能定位于搞好统筹规划、掌握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这五个方面。

  这样,管理局既没有要维护的私利,又没有自己吃“偏饭”的企业,因此,外商和纳税人普遍反映,到管理局办事手续简便、处事公正。

  胡传典认为,洋浦的经验具有示范的标本意义。

  网友寄语洋浦未来

  孙乐明

  本报海口3月18日讯 (记者孙乐明)本报3月11日第五版“前进!海南人民”专栏刊登的《洋浦,改革敢为天下先》和《激情燃烧:难忘那“拓荒牛”的岁月》等文章,引起网友热议。

  一位网友在留言中说:“我也是当时洋浦开发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看了报道,让人回想起那难忘的岁月,更觉得洋浦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又一次机会,相信洋浦的明天会更好。”

  另一位网友则反思道:不光洋浦,就整个海南来说,也需要敢为天下先的胆魄与豪情,这是特区的一个基本内涵和要求。但是,不能做不切实际的折腾,海南经不起折腾。

  有位网友发出感慨:回顾洋浦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更觉得洋浦的今天来之不易。作为现在洋浦的建设者,更应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发奋工作。

稿源 海南日报 编辑 张玥
我来说两句:
昵称: 输入答案:
 精彩热图
嵌入-变动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热点评论 ·体育频道
广西壮族少女“天浴” 享受圣洁之水(组图)
裸女悉尼港游行抗议西班牙斗牛(组图)
【专题】唱响滨海之超级麦霸K歌大赛第二期
【观点PK】高校迁出市区是否有利教育发展?
换新车 让津城出租车司机尝尽甜头
视频回放:泰达俱乐部成立十周年活动启动仪式
米卢侦查袋鼠训练解迷津 一语点破国足制胜关键
10大被高估阿根廷天才:曼联败笔 巴蒂推崇1人
中澳两队已抓紧备战 一松一驰成鲜明对比
英超周记:斯坦福桥的狮吼和老特拉福德的惩罚
·财经频道 ·娱乐频道
张晓晖:茅台暴跌时就证明最后一个多头死了
银行老马傅慎:11种基金千万别买
“天涯在线”领军冲击创业板 13家冲板企业名单
全仓杀入中石油被套 杨百万欲成“杨白劳”?
中化国际(600500):草甘膦题材股 反弹空间较大
《史前一万年》介绍
《甜蜜蜜》北京将开播 孙俪透露好友爱上邓超
S.H.E三家爸妈齐出游 全家福首次大曝光(组图)
中式旗袍赴女神之约 章子怡:圣火点燃最激动
欧倩怡顺利产子 郭晋安喜为人父请假陪妻(图)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