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保时捷911 Turbo
欧洲保时捷汽车控股公司监事会3月3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决定,将该公司持有的德国大众公司的股份,由目前的近31%增加到50%以上。此举一旦获得监管机构批准,保时捷将立即拥有大众的过半股份。届时,欧洲将诞生一个集民用车、军用车、卡车、SUV以及超级跑车生产销售为一身的庞大汽车帝国。
要增购20%的大众股权,以大众股票每股150欧元计,保时捷需投资近100亿欧元。对于控股大众的计划,保时捷总裁魏德金称,此举目的是打造世界最具创新和生产能力的汽车联盟,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面对保时捷的入主,大众总裁温特科恩坦然表示,“作为多项业务的合作伙伴,我们欢迎保时捷收购大众过半的股份,由两个行业冠军组成的新企业将开创新纪元。”不过,以保时捷不到12万的员工、只有10万辆的年产量,将如何控股拥有33万员工、年产量600万辆的世界第四大汽车集团——德国大众,实在令人好奇。
内忧外患大众面临危机
作为旗下拥有大众、奥迪、斯柯达、西雅特、宾利、兰博基尼、布加迪以及大众商用车八大品牌的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德国大众近年来却面临危机。在汽车行业里,大众公司有四宗“最”:欧洲生产效率最低、全球生产成本最高、每周4天的工作时间最短、高出20%的工人平均工资在德国汽车行业最高。例如:大众公司生产一辆高尔夫平均需要48小时,高出全球主要竞争对手生产同级车所需时间的一半,2005年,沃尔夫斯堡总部的开工率仅为盈利开工率的50%。
公司旗下兰博基尼、布加迪、斯柯达等品牌的亏损局面也一直在拖大众的后腿。同时,公司内部又是丑闻不断。2005年以来,因为贪污欺诈、公款旅游、性贿赂等丑闻,包括人事总裁、企业工会主席等公司重量级高管或引咎辞职,或锒铛入狱。此外,油价飙升、原材料价格上涨、欧元升值等因素也给大众造成了巨大冲击。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2004年,标准普尔公司将大众长期客户按信贷分类级别降级。内忧外患使大众2004和2005年遭受严重亏损。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大众公司利润增长减少3.3%,比原计划少了9亿欧元。2005年,大众在北美市场亏损近10亿欧元。在其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也首度出现了近1.2亿欧元的亏损。公司股票大幅缩水,2005年每股竟然跌到了40欧元以下,市值只剩100亿欧元。这对于一直虎视眈眈、欲收购大众股份的保时捷来说,无异于天赐良机。
资料图片:德国大众汽车标志
血缘亲密促成完美联姻
相对于大众的窘境,保时捷则在全球大获成功。自魏德金1993年出任保时捷总裁后,公司实行全面改革,销售连年上升。当家品牌“保时捷911”的产程由120小时缩短到45小时,新车型开发由7年缩短为3年,并开发出卡宴、凯曼等一系列新车系。2006年,保时捷年产量虽只有10万辆,但利润却高达40亿欧元,被公认为利润最高的汽车生产商。
相比之下,大众虽在2006和2007年通过一系列削减成本的整顿措施走出低谷,2007年近620万辆的全球销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利润偏低的老问题。2006年大众利润增长仅为1.6%,情况最好的2007年也仅盈利65亿欧元。
实际上,保时捷和大众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保时捷公司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同时也是大众公司的首任总裁,第一代大众甲壳虫就出自他的设计手笔。现任大众集团监事会主席皮耶希则是其外孙,保时捷公司现由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完全控股。现在,两家公司的互利合作伙伴关系愈发紧密。一方面,大众可以借助保时捷的设计能力开发新车型;另一方面,保时捷也可以利用大众的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目前热销的卡宴和途锐两款车就是双方合作的结晶。
在大众面临生产经营困境的情况下,与大众合作紧密、又同为德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保时捷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因为大众一旦遭到国外公司恶意收购并被拆解出售,保时捷就将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其经营将受到严重影响。于是,2005年,保时捷一举买下了超过18%的大众股票,2007年又增持至31%。
靠欧盟开道入主大众
在保时捷入主大众的过程中,曾面临一个最大的障碍,这就是《大众法》。1960年,德国联邦政府为了防止本国的标志性企业——大众集团在财政紧张时被国外财团恶意兼并而公布了《大众法》。该法规定,不论拥有多少股份,任何股东的表决权也不能超过20%;涉及公司收购等重大问题需超过80%的多数票才能通过。《大众法》保障了工会和政府对大众公司的控制权,但也使保时捷的控股计划遭遇门槛。
2005年,欧盟委员会一纸诉状把德国政府告上了欧洲法院。2007年10月,欧洲法院以“阻碍欧盟内部资本流动”为由,宣布《大众法》无效,从而为保时捷控股大众扫清了道路。
新闻分析:保时捷欲全面夺权
在宣布控股大众的计划后,保时捷公司一再表示,并没有兼并大众的计划。保时捷未来将与大众共同组建成新的保时捷控股公司,旗下将有两个独立子公司。总公司监事会将由两家企业的代表共同组成。
不过,两家公司因各自在工会委员会的代表人数问题而一直争吵不休。保时捷坚持,总公司企业工会委员会由双方各20名代表组成。而大众则认为,大众公司员工数量大大多于保时捷,这种“平均分配”的做法对大众不公平,大众理应获得更多的表决权。大众企业工会委员会主席奥斯特洛甚至警告说,实在不行就走法律程序解决。
德国《焦点》杂志爆料说,保时捷计划把持有大众的股份提高到75%,迫使大众签订所谓“附属和缴纳盈利协议”,以取得对大众企业理事会、生产车型和工厂的控制。面对这些情况,大众总裁温特科恩不无忧虑地说:“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队伍,共同决定游戏,这符合所有参与者的利益。”
两家公司虽然有分歧,但毕竟是多年的兄弟。保时捷和大众都十分看好此次强强联手的前景,大众总裁温特科恩更是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日本丰田公司。据德国《商报》报道,温特科恩日前表示:“丰田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我们要超过它、战胜它。”随着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经营状况的整体下滑,全球汽车业的竞争态势正在向大众和丰田的竞争靠拢。温特科恩叫板丰田的举动,很可能会导演成一场争夺未来全球汽车市场主导权的战争。 (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