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崔国起 |
9月25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史进程中难忘的一夜,这天中外媒体再次聚焦中国。在“神七”飞天的那一刻,滨海人尤为自豪,因为“神七”航天员的三个“专座”是滨海人智慧的结晶。记者日前采访了飞船返回舱的主要设计人员崔国起研究员。
小坐垫大学问
崔国起告诉记者,摆放在飞船返回舱中的三个看似深盆的物体,航天专业术语称之为“赋型缓冲减震坐垫”,是由坐落在滨海新区的天津大学高科技企业天大银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在电视中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实际上,这三个坐垫是研发部门为三位航天员专门研发的。由于航天员体形的差别,这三个坐垫之间也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航天员入舱之后要“各就其位”。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得知这已是天大银泰科技有限公司继“神五”和“神六”之后,第三次为航天员保驾护航了。与“神五”项目的设计工作相比,“神七”项目的工作量增加了2倍,但设计周期却显著缩短,产品设计也更加舒适可靠。据崔国起介绍,“赋型缓冲减震坐垫”是与航天员紧密接触的一个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航天员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特别是在起飞加速和减速着陆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高性能的赋形缓冲减震坐垫,可明显降低飞行过程中施加给航天员的冲击应力、冲击加速度和震动,提高航天员在多种运动模式下的安全系数和舒适性。
吸引高新技术企业
谈起滨海新区高新技术的发展,崔国起侃侃而谈:“滨海新区的开发热度和支持力度吸引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滨海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天大银泰科技有限公司是2001年进驻滨海新区的,崔国起表示,滨海新区的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无疑是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落户的一大亮点,天大科技园、电子产业园等高新产业聚集区的不断崛起,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滨海新区。
“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完善的社会服务也是滨海新区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大手笔。”崔国起告诉记者,为了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滨海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意见。此外,还在税收和财政上加大支持力度。在开发开放过程中,滨海新区还有意拉近研发单位和产业基地的地理空间,促使研发单位距离对口企业用户更近,这也是滨海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的一个重要法宝。
高科技研发广泛民用
“可以说,航天产品的研发和使用是我们滨海人完成的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航天项目也是吸引和带动滨海新区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和发展的引擎项目。”崔国起表示,政策支持和高端人才的不断引进,从宏观上为滨海新区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空间,空客A320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大项目的落地,将会吸引更多高新技术配套企业聚集。
崔国起告诉记者,滨海新区高新技术研发机构不仅仅是一种开发体系,更是一个服务平台。以天大银泰科技公司为例,工作人员研发的“赋型缓冲减震座垫”制作技术除应用在航天领域之外,还服务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产品的制造领域,摩托罗拉、施奈德、富士通天等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都是高新技术研发机构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