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获悉,本市启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以来,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天津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教育部与本市自2005年签订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以来,确定了“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等五项内容。目前本市正在积极筹办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教新区将于年内启动,预计3年完成;八个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已挂牌并投入运行,为滨海新区的大项目培养储备人才,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本市进一步调整布局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要少而精
3到5年从目前122所调整为40至50所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本市将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和人口变化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用3年到5年时间将中职学校从目前的122所调整为40至50所。
调整之后,每个行业、区县只保留一所中职学校,基本构成一个行业只举办一所同层次职业院校的格局。通过资源和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同时,本市将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培养,将学校办成行业企业人才培训中心;积极培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服务的专业群,重点打造一批精品专业点、特色专业点。
本市今年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建百个社区数字化教室
今年,本市将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建设一批数字化“学习超市”和教室,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学习场所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目前,中心城区共有7所新型社区学院、69所社区学校和743个社区学校分校。南开区欣苑社区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唯一的“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试点项目。今年,本市投资200万元,计划建立11个同等规模的数字化“学习超市”;在全市社区学校建设100个数字化学习教室,按照国家远程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开发100门网络学习课程,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学习条件和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本市将再添一批职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
学生基地实习可获报酬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本市将在推进25所职业院校市级示范重点建设单位、33个实训基地重点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启动第二批建设项目,再确定一批企事业单位成为职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
目前,天津职业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四所国家级示范校正在加紧建设。今年,本市将大力推进中职示范校建设,提高示范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力争有10到15所中职学校首批入选“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计划”。按照《天津市职业教育“十一五”投资规划》,市政府设立了5.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目前,首批33个校内实训基地、25所职业院校建设进展顺利,天津钢管公司等93个天津市职业院校首批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已经成为学生实习实训的主要阵地。下一步,本市将启动第二批建设项目,扩大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而且学生在实训基地实习可获得报酬,企业这部分支出可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本市围绕滨海重大项目建人才培养基地
为新区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
确保项目建成时工人马上到位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本市将围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重大项目的进展,建设一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确保项目建成时满足岗位需求的技术工人能马上到位。
已经启动的8个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滨海新区生物技术产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外包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电子信息产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石油化工产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航空机电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海洋化工产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现代物流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航海运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这8个基地直接对接滨海新区重大建设项目,确保新区重大项目建成之时,相关技术工人就能顶岗操作。在此基础上,本市将加快推进27所职业院校国家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
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网站开通
开近千门职教课程
由教育部与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官方网站www.cvae.org.cn昨天正式开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网站设立职业教育信息平台、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平台、职业教育虚拟实训平台四大板块,包括政策法规、示范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准入、社区教育等若干栏目。目前网站已联网在线473所职业院校,共享近千门职业教育课程,同时免费为企业、学院、学生提供就业双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