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17日开始,题为《这个世界真疯狂济源城管也上访》的帖子出现在河南省济源市当地的网媒门户济源论坛,称当地城管人员扯横幅到政府门口集体要求提高待遇。网帖称,当地城管几十人在济源第一行政区(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等办公地)大门前“散步”,要求“我要生存、还我尊严”。(南方网6月19日)
按理说,城管和其他正当职业一样,也应享有职业尊严;城管人员也需要生存,也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但是,当“城管要尊严”的“口号”被打出来的时候,为何还是有这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惊呼“世界太疯狂”呢?
关于城管的负面新闻实在太多,在此无须多说。事实上,城管与摊贩的对立早已“非一日之寒”,现在双方都已疲于奔命:摊贩们的生意做得不安生,城管们的形象也被“妖魔化”;甚至摊贩刺死城管被称为“英雄”,城管上访要尊严被呼“疯狂”。
然而,城管与摊贩的对立,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城市管理的定位问题,是城市发展中如何兼顾管理需求与民计民生的问题。如果城市管理者更看重城市秩序、市容环境这个“面子”,相对不重视群众温饱、民计民生这个“里子”,那么,为了维护城市秩序,城管部门必然会成为强制执行的工具,城管人员也必定会为了维护“脸面”而大动干戈,城管的“尊严”也必定会一再受到“挑战”,乃至丧失。
相反,如果城市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如果少了温暖和谐的“里子”,一个城市的“面子”再光鲜亮丽,也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那么,管理思维就会转变,城管的症结也就不再那么难解。例如,南京新修订的《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中就增加了“在不影响市容交通的前提下,方便群众生活,允许各类摊点在规定地段规定时间经营”的人性化管理条款。类似南京的做法,只有城市管理者为民众让出一条出路,让他们能够“端上碗、吃上饭”,保有他们生存的尊严,城市发展才有可能和谐有序。
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情况下,无论是城管与摊贩哪一方,都难以很快消失。因此,如何兼顾城市治理与社会公平,就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执政水平。如果管理者在制定和执行措施的时候,能够充分考虑民计民生;如果摊贩能够遵守相关管理规定,那么,城管的尊严与摊贩的吃饭问题,也就不难得到解决,我们的城市才能变得更加和谐。(文/闻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