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讯西营门街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组建以来,坚持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辖区群众作为主要职责任务,紧密结合该街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实际,研究探讨出“一口受理”、“三线分流”、“五法调处”的工作运行机制,有效地发挥了街综治信访服务中心联调作用。
建立“一口受理”接待登记机制,充分发挥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的“总服务台”作用。该街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在街门卫值班室设立一个来访、咨询接待登记窗口,安排一名综治信访工作人员全时在位负责来访、咨询群众的接待登记工作。对每一名来访、咨询群众的真实身份及其所要反映、咨询的问题认真进行查看和询问,并如实做好登记。如来访、咨询群众提出问题比较简单现场能够做出解答的,由窗口接待人员现场给予解答。
建立“三线分流”的责任区分机制,充分发挥问题主管单位(部门)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来访、咨询群众反映和问询的问题,按以下三条主要渠道进行分流。一是采取转办的形式向所属村(社区)综治信访服务站分流;二是采取转办的形式向问题主管部门分流;三是采取书面报告的形式向街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的主管领导分流。
建立“五法调处”的对口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街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的联调效能。对来访群众反映和问询的问题,街综治信访服务中心根据问题性质、类别及来访人员真实心理愿望等情况,界定负责调处的主要部门和应采取的调处方法,从五个方面实施对口调处,即信访调处、司法调处、联合调处、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协助调处和配合属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调处。
该街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组建以来,大多数来访、咨询群众都自觉主动地在接待登记窗口进行登记。通过“三线分流”责任区分机制,使多数的信访案件合理分流到村(社区)综治信访服务站和街属相关职能部门。通过“五法调处”对口化解机制,强化了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调处化解工作的针对性,减少了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在信访调处工作上的推诿扯皮现象,有效发挥了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各职能部门以我为主、相互配合的联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