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于家住河北区的李大爷来说,今年10月份,一次可怕的经历,让他心惊胆战。当得知公安河北分局成功破获冒充警察敲诈系列案件时,李大爷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今年10月份,李大爷在早市上买了几张光盘,还未走出市场,就被几名男子叫住了,“买的是黄盘吧!跟我们走一趟。”不容李大爷开口,两名男子将他架上了车。在车里,几名男子亮明“警察”身份,开始了“讯问”。“知道买黄盘什么后果吗?若是不想让家人知道,还是交‘罚金’了事吧!”
李大爷在“便衣警察”的“护送”下回家,背着老伴儿取走了2万元钱,然后毕恭毕敬地将钱交给了“警察”。“警察”不仅收了“罚金”,还很“负责”地对李大爷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李大爷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没想到噩梦才刚刚开始。随后的日子里,“警察”三番五次找上门索要“罚金”,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索要了6.8万元。
与李大爷有着同样遭遇的老年人还有很多。从今年5月份开始,警方接到“便衣警察”索要“罚金”的报警不断,河北、河东、红桥等地都留下假警察的足迹。公安河北分局全力侦破案件。历经一个多月、走访40余名受害者,警方汇集到的线索是:假警察驾驶一辆红色夏利车,车牌号为津A294XX。警方上网调查,发现这是一辆套牌车辆。警方另辟蹊径,最终寻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张某的下落。
审问中,张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其所在的“警队”由最初的两三个人,发展壮大到十余人。为了使“警队”更专业,他们配备了“办案”车辆及仿制手铐等作案工具。每次作案,清晨6时集合,然后驾车寻找目标。锁定目标后,“警队”中年龄稍大点儿的充当队长,负责指挥,其余的人负责盯梢、“抓捕”,就这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敛财60余万元。
根据张某的供述,警方顺藤摸瓜,又相继抓获了14名嫌疑人。从嫌疑人住处,缴获了大量的警服、手铐、证件等仿制物品。
警方提醒市民:根据规定,人民警察着便衣依法执行公务时,应当随身携带人民警察证,并应主动出示表明身份。公民对持证人员的警察身份有疑问时,可以直接拨打110进行核实、举报,也可以直接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见习记者韩雯通讯员范金龙卢津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