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完善农田基础农业投入管理体制,解决多部门管理、投入分散、减弱政策投入效益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阜阳市市长孙云飞建议,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打破部门利益藩篱,扩大基层参与权利。在统一的地方水利建设规划下,集中有计划地使用资金,提高水利建设资金使用效率。
同时,粮食生产成本上涨,农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也摆在眼前,需要政策提供支持。江西省最大的粮食种植户高彩霞告诉记者:“2010年,农田租金就上涨了100多元,总成本就增加了110多万元。”
围绕稳定粮食生产,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说,确保耕地面积是农业稳步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在重视保持耕地数量的同时,也要重视提高耕地质量。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加之土地污染的情况存在,保护好耕地不受污染、少受污染,才能产出安全的粮食。
不少专家认为,稳定面积的重点是南方。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要发挥光温水资源优势,继续推进“单改双”,大力开发冬闲田,扩大间套种,稳定粮食面积。
“科技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说,“我们常说,农民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棵大树就是科技。”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岳德荣告诉记者,在全国后备耕地资源不多等情况下,必须依靠农业科技,主要包括粮食品种、中低产田改造和重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现在农民非常渴望获得新的农业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缺乏农业常识、科技素质有待提高,这些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岳德荣建议,提高农业科技普及力度,让科技惠及广大农民。(参与采写记者:张辛欣、王希、许晓青、杨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