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广交会上,大量参展企业选择上调产品价格,以应对“难以承受的原料成本压力”。记者在现场随机走访家电、五金、建材等行业的数十家企业几乎无一例外表示价格有所上调。
张艳告诉记者,与去年相比,他们生产的洗衣机价格上调了约5%;黄晓剑说,海信空调、冰箱价格分别上调幅度大约在10%和5%。
同期举行的环球资源春季电子采购展上也传出消息,与去年相比,不少电子行业企业出口产品价格出现5%到10%的上涨。环球资源针对232家出口企业所作的调查显示,74%受访者称他们在2010年上调了产品出口价格,而有24%供应商则计划实行新一轮的价格调整。
“我国出口企业习惯低价竞争,已经没有消化上游涨价因素能力,当前出口订货外商已经不得不提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说。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企业产品出口价格上涨程度并不及其原料成本,也就是说,企业利润受到压缩。
黄晓剑告诉记者,海信出口产品价格当前上涨幅度不能覆盖其成本上涨,企业必须通过提升效率、节省物流成本等弥补被压缩的利润。
环球资源的调查也显示,三分之一的受访出口企业表示去年原材料及配件价格的升幅为6%至10%,而高达41%的受访供应商则指出原材料价格上涨高达11%至20%或更多。
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出口企业成本转移能力依然较弱,在此背景下,企业生产原料成本大幅提升势必将严重压缩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