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张鹏(右)和朋友讨论公司业务
天津北方网讯:12年,一共是4380天。
今年24岁的张鹏在12岁那年因为疾病彻底不能走路,12年来,他每天的日子都是在父亲的背上、背下中度过,父亲的背,就是他的腿。
如今,张鹏已经长成了一个身高1米8、体重140斤的大小伙子,而父亲,却已在岁月的磨砺中慢慢变老。
日前,自主创业的残疾大学生张鹏入围天津市第三届“十佳自强青少年”评选。谈到辞去工作选择创业的初衷,张鹏说,他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努力,让父母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父亲每天背,背了我12年。”
“我从12岁就完全站不起来了。”坐在轮椅上的张鹏告诉记者,他患有先天性脂肪瘤压迫神经。“母亲怀我的时候,曾经两次煤气中毒,当时好多人劝他们放弃我,但父母还是坚持把我生下来。”出生后的张鹏在6个月、3岁和9岁的时候,分别做过三次大的手术,结果却是病情越来越严重。“开始,我还能一跛一跛地走路,虽然慢,但还不用父亲每天都背着上下学。但从12岁上初中那年开始,我就完全不能走路了。”家住河北区的张鹏小学毕业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天士力中学。从他上初中开始,早在他上四年级时为了照顾他便下岗的父亲,开始每天背着他上下学,这一背就是12年。
“看着父亲弓着的背,我心里不是滋味。”
“初中所在的班在三楼、高中所在的班在六楼。父亲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把我送到学校,然后背我上楼。我上课的时候,他就在校园里或者学校周围等我。下课时,还要背我去厕所。等到放学,再用自行车驮我回家。”张鹏告诉记者,他的中学六年就是在父亲的背上坚持下来的,从没有迟到过,也从不会因为小病而请假。
上高中时,张鹏已经是一个身高1米8、体重140斤的大小伙子,几乎和父亲一样高、一样重。“父亲那时候背我上楼就非常吃力了。我在六楼上课,父亲背我到三楼的时候,都要喘一喘、歇一歇,再接着背。冬天穿的多,父亲背我很吃力。到夏天,父亲每背我上一个台阶,都汗水淋漓。看着父亲弓着的背,我心里不是滋味。”
张鹏上高三的时候,因为长期坐着,患上了特别严重的褥疮,“那种痛深入骨髓”,高烧烧到40多度,就连老师都劝他复读一年再参加高考。但张鹏仍然咬牙坚持了下来,考入天津工业大学。
上了大学,上课地点不固定,经常要在课间从这个教学楼赶到那个教学楼上课,父亲就这样背着张鹏度过了大学四年的时光。虽然接送张鹏上学的车从自行车改成了三轮车又变成了现在的小汽车,但张鹏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依然是父亲用背背过来的。
“父亲是个爱面子的人,但还是豁出去了。”
刚刚大学毕业时的张鹏,求职很受伤。“看了我的简历,都对我感兴趣。但一面试就不行了。父亲一直陪着我身边。”后来在一家创意产业园,张鹏找到了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且短短几个月就做到了技术总监的位置,拿到了每月四五千元的工资。但做了不到一年,张鹏决定辞职了。
在参加工作后,一位曾经的同学邀请张鹏和自己一起做电子商务,考虑后,张鹏辞去了工作,和几位同学一起踏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父亲并没有责怪我辞职,尽管开始他并不乐意我这样做。”张鹏笑着说,除了背自己上下学,父亲这几年其实也有自己的创业经历:那是在张鹏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家里困难,母亲决定让父亲去卖点馒头补贴生活,“父亲是个爱面子的人,特别为难,但最后还是豁出去了。”
如今公司刚刚起步,创业的艰难可想而知。但是张鹏却没有退缩,每天不到8点,由父亲开车送他到公司,晚上12点,父亲再开车把他接回家。中间的时间,张鹏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我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努力,让父母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父母希望我开心快乐就好。”
尽管父母希望张鹏的公司能真正做起来。但张鹏知道,从小到大,父母的想法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他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就好。父母从没因为他身体的原因而溺爱过他,而且时常告诉他,做人要走得正、行得端,要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因此,在逃课常见的大学校园,张鹏成为坚持上每节课的学生,不但学习上拿奖学金,而且在全国专业就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C语言组全国三等奖。这么多年,连同学都说从来没把他当成残疾人来看。“我的自理能力也比别人强。除了不能走,自己做饭什么的,一点问题没有。”张鹏笑着说。
让人吃惊的是,张鹏还是一名运动健将。他参加“第六届天津市残疾人运动会”,在铅球、标枪、铁饼三个项目上获得银牌,获得举重项目的第五名。“我打篮球也可以,还是个羽毛球高手。”张鹏说,羽毛球一般人都打不过他,而最开始打羽毛球,也是父母为了让他体验运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