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从有了‘农事村办’,以前我们跑上跑下找不到人、办不成的事情,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办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新民村老党员李仕宽给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写了封感谢信,表扬“农事村办”。
李仕宽信中所提的“农事村办”,是百色市正在积极探索创新的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近年来百色市在距离乡镇政府所在地比较远,群众往来办事不方便的村,或群众居住比较集中但又远离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自然屯设立“农事村办”服务站,县、乡各职能部门定期集中到服务站与村干部一起办公,为群众办理各种事务、提供便捷服务。
“农事村办”的核心是“农事”——农村的事、农民的事、农业的事,“农事村办”的关键在“村办”——“农事”的办理原则是不出村庄。“农事村办”推行以来,上通党委政府,下联村寨群众,成为民情冷暖的“温度计”,架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去年底,百色市的“农事村办”还在第一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论坛暨最佳和优秀基层党建创新案例颁奖活动上摘取了最佳案例奖。
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村民黄树勇是村里香葱的收购大户,多的时候每天收购额有十几万元。他说,“以前取钱、存钱都得到镇上,不仅麻烦而且危险,现在在村里走几步路,或在家一个转账电话就可以搞定了,省时省力。”
田东县依托“农事村办”服务网络,建立了村级“三农金融服务室”,不仅帮中心农户、骨干农民安装转账电话,还将银行的自助系统安放到村里,村民足不出户、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在城市才有的现代金融服务。
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田东县通过“农事村办”利用城镇服务资源,为农村群众提供生产服务、文化服务、政务服务等九大服务,使群众足不出村就办成了很多事情。
根据群众的习惯和需要,百色市实行定点定时集中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代办服务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的“农事村办”制度。变“群众向上跑”为“干部向下跑”,变“分散办事”为“集中办事”,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
百色市委书记刘正东表示,我们就是要通过推广“农事村办”,努力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走一道程序,少找一个人,少花一点钱”,确保他们在最短的时间把想要办的事办好。
据刘正东介绍,目前,百色市已构建起县、乡、村、屯、户5级服务网络。全市共设立县(区)“农事村办”服务中心12个,乡(镇)服务中心135个,村级服务站点372个,服务基本覆盖了全市1804个行政村。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百色市还对所有具备条件的服务站点都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依托信息网络技术,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村,就能通过网络办完事,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能不能请交警部门到琴华社区来帮办摩托入户和年检?”
2010年5月24日,田阳县坡洪镇琴华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杨永长分别接到琴华、央律、朝马、康浮、双达5个“农事村办”服务站的电话,很多群众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杨永长当即把这一信息上报到县政务服务中心,该中心及时与县交警大队联系,县交警大队迅速进行安排。琴华服务站收到回复通知后,立即通过“农事村办”屯级服务点和信息宣传员把办理日期转告每位摩托车户主。2010年6月2日,县交警大队来到琴华“农事村办”服务站,为群众现场办理摩托车年检、入户、保险等业务,当天就办理年检151辆,入户36辆。
这是“农事村办”5级网络服务的一次普通工作流程。“我们动嘴,干部跑腿。我们向‘农事村办’反映情况,在家门口就办好了手续!”琴华村村民黄卫明乐呵呵地说。
2010年以来,百色市整合乡镇各办、站、所的干部力量,组建了党政综合办公室、产业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和政策法律服务中心等乡镇“一办三中心”,对应办理村级“农事村办”服务站送达的各种服务诉求。
百色市长谢泽宇说,“一办三中心”把60%以上的乡镇干部放到村级“农事村办”服务岗位上,变群众到乡镇找干部为干部下村屯送服务,让党员干部在农村一线服务群众中得到了锻炼,赢得了民心。
从“坐机关”到“跑基层”,“农事村办”找到了转变干部作风的突破口。广西社科联主席庞汉生说,百色市把各部门和乡镇实施“农事村办”工作纳入效能建设考核内容之一,使基层党委政府工作方式由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把服务窗口下沉前移,基层干部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成为服务工作的主体。
“农事村办”5级网络服务机制为一大批年轻的党员干部和一大批村干部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提供了锻炼机会,使基层组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田东县在2010年“公推直选”3名乡镇空缺党委委员中,有乡镇工作经验,特别是参与过“农事村办”工作的干部,在乡镇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中得票率明显高于其他干部。
在桂滇黔交界处,隔江相望的广西西林县鲁维村、云南罗平县舌坡村、贵州省兴义市安沙村3个村成立了联合党总支部,“农事村办”服务站的辐射范围从鲁维延伸至邻省的舌坡、安沙等周边村屯。三村联合党总支部以“农事村办”服务站为依托,建立起了鲁维、舌坡、安沙3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制。群众在区域内任何一个村卫生室看病就医都可享受同等待遇。
“没想到我们贵州人还能在广西报销医疗费,而且被‘农事村办’全程代办了!”贵州省兴义市安沙村村民黄有家提起“农事村办”感受颇深:2010年10月,黄有家和妻子到广西走亲戚时,妻子突发疾病,就近在西林县马蚌乡卫生院住院医治。病愈出院后,鲁维村“农事村办”服务站及时与乡卫生院以及安沙村沟通协调,将他妻子的住院资料及联系电话留下,由村“农事村办”代办员全程帮助代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事宜。没过几天,黄有家就接到马蚌乡农合办工作人员通知,到卫生院领取了住院报销医疗费1300元。
百色市委副书记黄志伟说,“农事村办”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抓手。
许多群众反映说,“农事村办”使基层干部“眼睛向下看,脚步往下走”,让大家不再担心有事找不到干部。在村级服务站,除周一至周五8小时正常上班外,还随时受理群众上门办理的事项,做到24小时随叫随到。
百色市在村里设“农事村办”服务站,并向下不断延伸建立服务点,解决了人口不集中、地处偏远山村“没地方办事”的问题。“农事村办”通过有效整合各部门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解决了基层组织一些“想办事没钱”的实际问题,让农村基层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