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华网上海5月18日电(记者李清华陈玉明)记者从18日在上海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获悉,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将于明年建成覆盖亚太地区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在年会开幕式上说,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面对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对时间位置服务如此广泛并充满变革的需求,面对全球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各卫星导航系统共同发展的愿景,参与卫星导航学术活动的科学家承载着突破新科技、创造新服务、迎接新未来的责任。
据了解,中国正以“质量、安全、应用、效益”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按照“三步走”战略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计划。第一步,2003年,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2012年左右,将建成由10多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2020年,将建成由30多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今年4月,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除部分卫星用于系统试验验证和信号测试外,已构成“3+3”(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加上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基本系统。经在轨测试后,即将具备向中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始服务的条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计划与应用推广迈出重要一步,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自主无源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的国家。
据了解,今明两年,中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组网卫星,建成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准服务。与此同时,北斗应用也将逐步走进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稳步快速推进,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会议期间,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和卫星导航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就卫星导航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做了特邀报告,与会专家和代表就卫星导航系统的计划、发展、应用和政策等进行交流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