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孙奕、张艺)一周以来,中国与欧洲互动频繁。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访华,中欧高层政党论坛,“中欧青年交流年”使团、使馆开放日活动……从布鲁塞尔、布达佩斯和其他欧盟成员国的首都到中国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在对话交流中,双方一致同意,挖掘潜力,使中欧合作成为21世纪国际合作的典范。
这一希冀并非空泛之谈。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近年来中欧双方关系保持着良好发展,而在双方建交30多年后的今天,中欧进一步提升关系水平面临重要历史机遇。
国家主席胡锦涛15日在与来访的范龙佩会谈时,明确表示,中方愿与欧方一道,进一步规划和把握好中欧关系发展大局,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双方所处发展新阶段造就了当前合作新机遇。今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欧洲也已启动十年发展战略——“欧洲2020战略”,将致力于实现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智能型增长,以及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绿色新能源、节能环保、可持续、包容性……这些双方发展战略中都提到的关键词显示了拓展合作的广阔空间。在16日开幕的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中,各方讨论的主题为“中欧合作的新机遇、新前景”,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中欧战略的共同点及中欧合作新机遇”,来自19个欧洲国家的约80名政党领导人认为,欧中政党领导人围绕欧中未来发展战略及双方务实合作深入交流,将有利于推动欧中关系的长远发展。
同时,把握机遇、加强合作,也是互利双赢的体现。目前,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已上升为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并继续保持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去年中欧贸易额近480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中欧贸易额达1237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虽然欧元区尚未摆脱主权债务危机阴影,但作为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联合体,欧盟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积极力量。随着中国对欧洲出口、投资的增长,中国加深同欧洲间经贸联系已成必然,也会让双方受惠,实现双赢。
此外,世界发展趋势——和平、合作、发展,也要求中欧双方在新形势下加深对话与交流。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反恐等国际问题上加强合作,不仅会对全球性问题解决产生“1+1〉2”的贡献,也将造福地区及世界和平。“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欧盟和中国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在适应变化世界的过程中应成为伙伴。”范龙佩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欧都表示出对双方关系发展前景的重视。在近日于匈牙利落幕的中欧第二轮高级别战略对话中,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一致认为,双方应保持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时势当前,中欧需携手共创未来。
展望将来双方关系发展航道,胡锦涛主席指出,政治上双方要努力发展相互尊重、友好互信的平等伙伴关系,经济上要着力推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人文上要积极构建相互借鉴、富有特色的和谐伙伴关系。
不容否认,中欧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并非毫无障碍。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扩大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等问题上,欧洲理应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态度,切实拿出举措,以便为中欧关系早日甩掉包袱,使中欧关系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
范龙佩17日在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时表示,欧方高度重视欧中关系,希望双方结合各自的发展战略和优势,共同制定长期的合作交流规划,妥善处理分歧。
令人欣喜的是,尽管中欧发展阶段、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双方正在已越来越坦诚、开放的态度开展交流、对话,这为双方增进互信,夯实关系奠定了有利基础。
“如果每个硬币都有两面的话,我们应该使用多加利用中欧合作有利发展的那一面,更好地推进关系提升。”曾多次来华的德国社民党前主席鲁道夫·沙尔平在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