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月18日,以“首都经济圈,发展新商机”为主题的2011京津冀区域合作高端会议在廊坊举行。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凤山、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以及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主席彼得克拉索、韩国首尔发展研究院主席金尚范等嘉宾及经济学家结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外首都经济圈建设经验,纵论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等热点议题,为河北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言献策。
此次高端会议由河北省政府和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主办,河北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办公室和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高端会议成为今年5 18洽谈会最为引人注目的“思想盛宴”,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伟鸿主持会议,新华网对高端会议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数百家中央、省新闻单位对大会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
高端会议上,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政要、专家,与国家发改委、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政府、企业与研究机构代表共聚一堂,集合全球智慧,结合区域实际,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等高度,深入探讨“作为最活跃的区域经济中心的首都,如何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河北在首都经济圈的定位及发展机遇”等相关议题。
与会嘉宾认为,在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经济圈国家发展战略引领下,京津冀区域合作进入崭新阶段,产业对接成为加速区域融合的强大动力。而开发区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必将在新一轮京津冀全面合作中担纲主角。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现代化园区打造一流产业平台,是实现集约发展、科学发展最为有效的途径。
经济专家们指出,开发区开发建设的理念、模式是否先进,决定着在未来首都经济圈中能否抢占制高点。“东苏廊”分别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不同时期开发区建设的样板:上世纪80年代的东莞属于外援式开发,而90年代的苏州模式内援开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进入新世纪,以廊坊固安工业区“管委会+公司”为代表的新型模式,在体制机制、管理服务方面都了全新飞跃,更加符合了当前区域经济加速融合的大竞合时代开发区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的内在要求。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首都经济圈建设必将带动首都周边一批新型卫星城的兴起,以缓解首都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过大等问题。而在中国经济大踏步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新型卫星城建设的最佳路径应是以开发区为核心,以产城融合的模式疏解首都功能,吸引市区人口向卫星城转移,同时承担本地区综合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承办高端会议的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开发区投资运营企业集团,在开发区投资运营方面已经形成了从园区战略规划、招商引资到城市建设的先进开发运营管理体系。该集团投资运营的数个开发区在本次高端会议上备受关注,得到与会专家赞誉的固安工业区、大厂潮白河工业区与京北生态新区怀来等地,都已从纯粹招商引资的产业园区,演进为集工业与生活一体的新型生态城市,在功能上融入城市发展的主流和主体,并成为城市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更有业内专家指出,以固安工业区、潮白河工业区与京北生态新区怀来为代表的新型开发区,正在成为城市功能提升和创新的示范区,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引领者。而在产业发展层面,这些开发区坚持高端定位,瞄准成长性好、回报率高的优质产业和项目,不仅实现了开发区自身的快速发展,更成为当地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