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急难险重,冲锋在前,妥善处置大规模集体访、各类突发性事件;作为一位领导干部,他牢记党的宗旨,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千方百计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这就是市级劳动模范,天津市河西区应急办公室主任吴希刚。
急难险重显身手
“不能讲怕,而要敢为。”
2009年10月20日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红星里发生重大火灾!”火情就是命令,吴希刚火速赶往现场。
滚滚浓烟已经包围了整栋大楼,熊熊燃烧的大火从三楼的窗口喷出,在漆黑的夜里显得格外刺目。发生火灾的住户已经逃出,而楼上还有部分居民并没有发觉。吴希刚沉着指挥,一边和消防、街道等单位联系,一边不顾危险冲进楼里,挨家挨户敲门引导群众撤离。呼啸的消防车赶到现场,火势被迅速控制,12户居民也全部安全撤出。
火被浇灭,可12户居民的家已是一片狼藉。惊魂未定的居民有的呆若木鸡,有的已是痛哭失声。吴希刚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边疏导围观群众,一边安抚受灾群众。他联系街道办事处、民政局、红十字会的相关领导立即到现场勘察,成立生活安置小组,制定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方案,把受灾居民暂时安顿到快捷酒店,确保他们有处住、住得好。
安顿完受灾群众已是凌晨5点。来不及喘口气,他又召集事故分析现场会,并制定受灾群众后期安置帮扶方案。红十字会、民政局送上慰问金,置办了被褥等基本生活用品。街道办事处、房管等部门勘验房屋,安排后期修缮。一切妥当之后已是第二天中午。一身疲倦的他赶回单位,又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
几年来,滦水里、解放南路汽配城、宾水南里、新城小区、云广新里等几起火灾,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冲在第一线,指挥协调处理善后工作,细心安排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他“救火队员”。
已是知天命年纪的吴希刚平时总是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干起工作风风火火。有人问他:“都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还总是风里来雨里去,干的都是急活、累活、危险活,何苦呢?”他淡淡一笑:“干工作就得有点精气神,不能讲怕,而要敢为。”他是这么讲的,也是这么做的。
身为应急办主任,吴希刚做到了“三个敢于”,一是敢于处理问题,二是敢于承担责任,三是敢于豁出性命。
说起应急处理,吴希刚有自己独到的体会:“三个敢于”是精神层面,不能有畏难思想当然重要,可是做好超前谋划,建立科学的应急预案更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他加强应急管理的研究,着手制定了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规范了处置程序,为迅速启动、快速反应应急事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这套科学规范的应急制度很快就在事件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炎炎夏日,正在机关医务室打点滴的吴希刚手机响了。“黄埔市场众多商户和动迁人员要动手了!”拔下针头,吴希刚急忙奔赴现场。原来因为规划,黄埔市场需要迁址,商户担心市场迁到别处后人气和商气一时难以聚集,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抵触情绪较重,和动迁的工作人员发生口角。由于动迁人员工作方法简单,事态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把矛盾激化了。
吴希刚抓紧在路上的时间掌握了情况,迅速启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到现场就直接面对商户:“大家的利益肯定能保障,我给大家作保证!”吴希刚一言定心,首先平息了商户的激动情绪。通过和商户代表诚心交流,真心沟通,逐渐理清了商户诉求,并找到双方利益交汇点,最终形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动迁方案。事件解决,商户散去了,大家都长长松了口气。可正在生病的吴希刚却连热带累,虚脱在地。
体北中路市场迁址、温泉公寓、三轻楼、中乒公寓部分居民阻碍市政府大楼新址工地施工等多起群众性聚集事件中,吴希刚都在现场做群众工作,有的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持久耐心。面对复杂局面和纷繁琐碎的环节,吴希刚做到了第一时间受理、第一环节查清原由、第一现场疏导群众情绪,职权范围内能拍板处理的,敢于承担责任,在现场直接处理,决不把矛盾上交和推给基层和部门。
为民解忧见真情
“群众把我们看作希望,我们不能让群众失望。”
2009年4月,乍暖还寒,天上飘着细雨。桃园街安德公寓的50多位居民集体到政府上访,围堵政府大院,一时间人声嘈杂,现场混乱。吴希刚赶到现场,未及说话,情绪激动的居民群众一拥而上,把他推倒在水汪汪的地上。雨逐渐大了起来。一身雨水的吴希刚提议到信访大厅去谈,可激动的群众根本听不进去。他推开替他撑伞的同事:“这么多群众都能挨淋,我为什么不能?”站在雨地里,他苦口婆心地劝说了足足40多分钟,终于感化上访群众,和他一起走进了信访大厅。
经过交谈,吴希刚弄清了事情的原由。安德公寓建成10多年来,长期使用临时电,电梯、消防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用电高峰期还经常停电,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为解决这个问题,吴希刚组织开发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小区物业等有关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方案,克服了资金缺少、群众阻碍施工等重重困难,为使用临时电的用户安装了一户一表,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大难题,社区群众交口称赞。
天润里小区燃气不通、围堤道施工工地农民工工资拖欠、新海大厦和造纸厂停电、白天鹅小区售房纠纷处理……一件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他总是记在心上,千方百计化解矛盾,几年来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200余件。如今,只要吴希刚的身影出现在社区,居民们就像遇到了亲人似的和他说个没完。
无怨无悔爱无言
“忠孝难全,我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吴希刚的父母已年逾古稀,身患疾病。他是家里的老大、顶梁柱,而且是兄弟几人唯一在父母身边的。区政府应急办这个部门承担着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身为主任的他责任重大,没有节假日、休息日,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来任务。面对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事业。平时,父母寻医问诊,吃药打针,他无法陪同,甚至父母亲的生日,如果碰上处置紧急事件,虽近在咫尺,却不能到身边陪同尽孝。带老人外出散心、走亲访友竟成了一种奢望。
2006年3月份,他的父亲突发重病,被送进了市总医院。就在这时,他接到了重要任务,陈塘庄街昆仑里发生煤气爆炸事件,需要紧急处理。任务就是命令。他匆匆和护士交代了几句,就赶往现场了。群众的救援、生活安置、事故原因调查,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安排,决不能有半点马虎。这样一来,他就只有晚上才能抽出点时间,到父亲病床前探视。连续一个多月,他始终坚持白天上班处理公务,晚上到医院陪护父亲,直到父亲出院回家,单位领导和同事没有一个人知道。事后谈及此事,吴希刚满脸愧疚:“自古忠孝两难全,我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有人难以理解都快到退休年龄的吴希刚,何以能爆发如此巨大的能量?我们听到的仍旧是那样朴实的话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经常学一学革命先烈的精神、比一比先进模范的工作、想一想困难群众的生活。想到他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自己的工作?这是我们的本份,也是我们的天职!”
站起来是把伞,为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是头牛,为人民鞠躬尽瘁。这就是他,一个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这就是他,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炽热的百姓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