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端午节前,参加了《中国作家》杂志社在郭沫若故居举办的“2011端午诗会”。杂志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虽写小说,却颇有诗人气质,热衷操办诗人聚会。一时间,京城类似的诗会应该不少。就连有经营头脑的商场也举行诗歌征文,奖品是一篮粽子。只有在端午,城市人才想起平时不大想起的诗歌。
若说城市不可无水,没有人会感到不解;但说城市不可无诗,很多人会有些疑惑。有那么严重吗,城市生活实实在在,没有诗,照样不耽误衣食住行呀?是这样。生活中没有诗原本没有什么,但有了诗的生活却丰富、充实许多。西哲海德格尔说“人类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当然也包括城市。诗歌在看不见的地方净化空气,吐露芬芳。
宜居的城市,首先要让人们内心感到舒适、怡然,而所有外在的物质——房子、车子、票子对内心的满足感、幸福感作用有限。当一个人抱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人生信念时,他所依附的外在事物就不是很多、很迫切,也不会很纠结。当他还秉持“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的生命原则时,他就是城市最好的公民。
懂得了城市不可无水,方能珍惜生命的物质源泉;认识了城市不可无诗,才会注重人们的精神命脉。让我们在花费巨资建造引水工程的同时,也花费一些心力和财力打造“引诗”工程吧。只有这样,生命的田园才会润泽、苍翠,充满内在的激情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