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讯(记者童曙泉)昨天记者获悉,李大钊烈士陵园扩建计划正在制定中,陵园面积有望从目前的2200平方米,增加到5000平方米左右。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李大钊烈士陵园,今年已接待瞻仰群众4.3万人。
李大钊烈士陵园位于万安公墓。 “7月1日当天,有6个团体通过网络、电话预约参观,包括海淀科技园工委、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中国医药研究开发公司等单位,预计有360余人。”万安公墓管理处工作人员张震介绍,“当天,华北电力大学学生还将在陵园组织开展‘红色主旋律’暑期实践活动,面向参观群众进行党史知识竞答活动。”
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烈士的公墓成为人们缅怀的圣地。截至6月底,位于万安公墓的李大钊烈士陵园,已经接待4.3万多人的瞻仰,同比增长200%多,并超过了去年全年总数。来参观的人群中,出现了不少80后、90后的青年人身影。“在历史书上,他们只知道事件梗概;到这里,他们都被李大钊的人格魅力折服了。”管理处一位负责人介绍,“7米长的留言墙上,大多数是孩子们写下的心里话。”
管理处在李大钊烈士陵园入口处的墙上,悬挂了7米长、2米宽的纪念建党90周年红色寄语栏,迄今共更换了5次。寄语横幅上,记者看到不少是孩子稚嫩笔体写下的感悟、祝福:“民族英雄万岁,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先烈遗志,伴我前行”;“为国之未来……奋斗终身”……这些都是花家地小学、育英中学、香山中学等学校的孩子留下的寄语。
不少京外群众也特地来这里参观。寄语墙上有人留的地址是邢台、张家口、杭州、乌鲁木齐等。
据记者了解,李大钊烈士陵园目前已经被列为全市处级干部培训基地,但因缺乏相应的师资、教室、教学设施,一直较少开展培训教育工作。考虑到进一步发挥李大钊烈士陵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市民政局已经开始着手李大钊烈士陵园扩建方案的规划制定。按照初步设想,陵园一侧的管理处办公用房,将纳入李大钊烈士陵园范围,用以开展培训、学习等活动,同时丰富李大钊的事迹陈列。据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估计,李大钊烈士陵园扩建后,总面积将增加一倍多,至少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
另外,扩建后,李大钊烈士陵园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北京市社会大课堂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实验基地等方面的功能也能很好发挥。
链接
李大钊烈士陵园
为纪念李大钊烈士,中共中央于1983年在北京西郊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内建立了李大钊烈士陵园。同年10月29日,即李大钊烈士诞辰94周年纪念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免费向社会开放。
李大钊烈士陵园是一座庭院式仿古建筑,占地2200平方米, 建筑面积510平方米。陵园的主体建筑是位于正门口内的李大钊烈士汉白玉雕像。墓后有一座宽4米、高2米的青花岗石纪念碑。碑的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书写的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