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连日来,这条“反扒小偷图集”帖子一直被许多网友置顶。发帖者自称是都匀反扒志愿者,网上曝光小偷照片目的就是提醒市民加强防范,同时让这些“三只手”无地自容。据悉,此帖子点击率很高,许多网友跟帖支持这种曝光小偷的行为。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这种“曝光”的做法,认为“小偷也有人格,也有肖像权”。(7月17日贵阳晚报)
一些网民在本地贴吧里“晒”出他们认为是“小偷”的照片,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这样的“晒小偷”防贼方式显然太过于“粗糙”,这样的“晒”无疑是最粗浅的维权和维护社会正义的方式。笔者以为,若将此善意动机和理念保留下来,热衷“晒小偷”的网友们再多一些“细心和耐心”,在晒的方式上多一些“精雕细琢”,换一个更巧妙的方式“晒”,社会效果一定会更好。
记得在2009年8月份,媒体曾报道在福州市的网络论坛上也兴起了一阵“晒”风,但福州“晒”的是“福州小偷分布图”。聪明的网友们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将城市的一些容易产生盗窃的地方,比如:那些大型超市、几路车、那些街道路口、什么样的公共场所容易发生盗窃,并且详尽地标明为小偷“重灾区”,而不是像都匀反扒志愿者那样直接“晒照片”。两相比较,显然晒“小偷分布图”的做法更科学、更高明,也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侵权。
维护城市形象、彰现社会正义,“网晒小偷”出发点可圈可点,但是,正义的表达不应该以可能侵犯另一部分人的隐私和权益为代价。文明的城市社会,需要的是依法的、理性的维权,而不是“一棒子”之下可能导致伤及无辜式的维权。毕竟,在没有法定部门认定之前,即使个别人真有“偷”的嫌疑也不能就认定人家是“小偷”。况且,在网络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谁又能保证一个看似正义的“晒小偷”行为,不会被人滥用、乱用搞成非正义的人身侵害呢?所以,文明和理性的现实城市和虚拟社区里,还是多一些“晒小偷分布图”吧,少些“小偷”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