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贯穿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京沪高铁开通运行后,不仅实现了北京与上海的高速连接,还有效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人员就业,将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两大经济圈串联起来。为主动抢抓京沪高铁开通运行带来的难得商机,市商务委正采取五项措施,借势打造城市繁荣繁华,壮大商贸流通产业,促进本市商贸流通业实现持续高速发展。
措施之一:商旅结合,拉动直接消费。以发展旅游为先导,商贸流通为支撑,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吸引各方宾客,拉动城市直接消费。一是加大天津对外宣传。引导商贸企业放眼京沪“经济走廊”,在形象宣传、商业广告、经营定位上着眼沿线城市需求特点,增强天津北方商贸中心的吸引力。印发《商贸旅游消费指南》宣传册,集中推介商业、旅游、文化活动的特色亮点;二是推出一系列商旅活动项目。如举办第十一届天津国际啤酒节,加快建设南市津味小吃夜市,举办“乘高铁、游津城、品味河海两鲜节”,组织天津老字号商品、名特优商品南下巡展和邀请在津举办南方城市名优商品展销节,加大佛罗伦萨小镇对京、沪、冀、鲁、苏、徽等地的推介,加快奥特莱斯商城全面开业;三是全面做好迎接来津消费者服务工作。配合京沪高铁开通,进一步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完善与旅游相配套的餐饮、购物、娱乐、住宿等设施。开展“餐饮业百日行动”活动、“满意在超市服务月”活动,启动“天津之夏—欢乐嘉年华”夏日购物节活动。
措施之二:优势互补,提升辐射功能。充分发挥京、津、沪三大直辖市,11个人口超过百万城市和北接环渤海、南衔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加大两大经济区的产业优势整合,寻找契合点,做大批发市场体系,凸显天津辐射“三北”、贯通华东的枢纽功能。一是扩大两地生产资料和工业品大市场间的业务往来,做强空港汽车园、中储钢材、华北工业原料城、新南马路五金城等一批已有合作基础的大市场,提升区域辐射和带动力;二是拓展环城四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南菜北运和北菜南运通道,加快环渤海海南农产品市场开业运行,形成辐射北方的南果集散地;三是建立与上交所合作,发展我市钢材期货交割库。同时,加大我市人才市场建设力度,加大引进沿线七省市商贸人才工作的力度,加大商贸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
措施之三:增强引力,做大会展经济。借力突显经济走廊重要节点作用,做大天津会展经济规模,提升天津会展经济水平。一是提升和优化梅江国际会展中心综合服务环境,形成天津对沿线中小城市强有力的吸引效应,集会展、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发展方向;二是加大天津对沿线城市会展企业、会展品牌的招商力度,引进一批国内、业内知名的展会;三是扩大津洽会暨PECC博览会、北方自行车展、台湾名品展等一批影响力强的展会对沿线城市的宣传和影响,吸引更多的商客、游客、名品和资金到天津来;四是加强与京、沪等地会展节庆界的联系,加大合作与交流力度,积极尝试合资、合作、同办展会、节庆活动的新模式。
措施之四:汇聚品牌,打造名品都市。京沪高铁开通预示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天津及天津人的经济生活和生活方式将会悄然发生变化。天津将极大地突显区位明显的优势,打造名品都市,辐射和带动沿线城市消费趋势,创造天津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一是汇聚南北品牌,加大交流、合作与引进力度,不仅要有名牌企业,而且要汇聚餐饮、服装、饰品、休闲、娱乐,以及优质的服务品牌和服务理念;二是打造天津城市名牌形象,强力推介“十大餐饮集聚区”、“十大商业特色街”、“十大购物商场”、“十大会展节庆”、“十大津品经典专线”;三是彰显集品位、时尚与休闲的城市魅力,使来津八方宾客体验津城风情就从购物开始,突出高尚品位、时尚特征、地方特色、休闲环境和滨海宜居。做大进口商品集散基地、南北土特商品、津产河海两鲜风味。扶持大型商贸企业、连锁企业和品牌企业发展,通过互动的展销、推介、宣传、代理和战略合作,延展天津企业产业链条,扩大天津商品外销。
措施之五:南北联动,做大同城效应。步入“高铁时代”,时空距离缩短换来了经济要素跨区域的快速流动。在商机、人才、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带来新的营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新车站为依托的新兴经济区将应运而生,推动了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增强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了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一是加强沿线大城市商务主管部门战略协作,发挥地源、商情、人脉、资源优势,建立促进商贸流通业共同发展联席机制;二是搭建“京沪经济走廊”商贸企业交流与合作平台,举办百货、餐饮、会展等多领域、高层次、宽范畴的政府间、企业间、专业间、区域间的商贸经济研讨,形成我国东部城市集群的黄金经济带;三是促进跨区域商贸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依托交通的快捷、便利和人、财、物的快速流动,促进商贸、旅游、文化的融合与快速发展,扩大同城效应,实现互利共赢。(通讯员王鸿奎 郝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