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编者按
华西都市报和华西城市读本近期刊登了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陈俊明、宜宾学院校长汪明义、内江师范学院校长谢峰在今年大学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应广大读者要求,本报还将陆续刊登一些川内大学校长的精彩演讲,以飨读者。
四川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汤留生在2011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同学们、老师们:
同学们在校这几年,勤奋学习,圆满完成了学业,肩负着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即将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往事历历,犹在眼前,我相信,你们还能忆起背上行囊,离开家乡和父母来到这所学校的青涩;能忆起初着警服时的激动和新鲜;能忆起第一次克服恐惧,成功做出前倒动作时的喜悦;能忆起面对拥挤食堂和澡堂的无奈……所有无法言尽的画面,定格在你们的脑海中,定格在各位如歌岁月的人生旅途上,并伴随大家一生。
被誉为“警察摇篮”的四川警察学院,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在学院60年的历程中,涌现出了以一级英模姚建云、蒋敏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英雄模范,他们是学校的骄傲。我清楚地记得,在今年的毕业生中间,有不顾个人安危跳入刺骨冰冷的水渠中,勇救落水儿童的杨锐;有在洪水中冒险探路,帮助上百群众躲过泥石流灭顶之灾的张露霖;有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没有任何专业防护设施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及时消除剧毒马蜂对周围群众生命安全威胁的徐凯。你们用实际行动中践行着忠诚、为民、敬业、奉献的四川公安核心价值理念。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价值。而现在,你们即将真正地跨出摇篮,走进社会,我多么希望你们能保留着这份激情和热血,也担心着你们会在现实的磕磕碰碰里头破血流,泯灭了对生活和事业的热情。
同学们,未来是矛盾的,神奇的。未来又是难以言说的,令人向往的。作为师长,作为长辈,作为校友,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以下几点:
第一、“创业维艰,奋斗以成”,成功永远属于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人。无论大家即将踏上怎样的人生道路,都需要首先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埋头苦干的磨炼中,不断缩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下一步你们参加工作后,会分到不同的警种。不管去哪个警种,同学们都要努力勤奋工作,绝不退缩。面对工作和任务,绝不能说NO,只能说Yes。我希望你们成为行家里手。就是做一个内勤,做好了也非常的不简单。我们一定要给自己的工作设定一个目标,有了目标会激励我们奋斗。
第二、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团结合作,努力成才。同学们,大学几载的生活实践,为大家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奠定了基础。以后的日子依旧是一所经久耐读的大学,需要你们去认真学习,不断实践和努力探索。
同学们,希望你们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的人格。真心希望你们:做人敢想敢说,敢于直笔;敢爱敢恨,敢于犯忌;服从真理,不媚权力;突破规则,尊重法律;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可以接受挑战,但不能鲁莽蛮干。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第三、希望你们走出校门后,不要忘记四川警察学院这片热土。在主观上,学院总是想为你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及种种原因,在工作中,我们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在你们的大学生活中,可能留下一些遗憾甚至不愉快的回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学们,你们朝气蓬勃、积极上进,是大有希望的青年一代。我希望各位同学传承四川警察学院精神,将它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上,自强不息。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人生态度,去勇敢面对自己即将踏上的社会可能遇到的任何挑战;希望你们带着信心出发,带着微笑出发,带着理想出发;希望你们把沉重留下,把青春带走;把灰心留下,把信心带走;把犹豫留下,把坚定带走;把失败留下,把理想带走。
如今,羽翼渐丰的孩子们将要展翅高飞,请接受来自父母和师长的共同祝愿,祝愿同学们的未来光明、幸福!
谢谢大家!
本报记者杨元禄整理(原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