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开栏的话
天津北方网讯:离基层越近,也就离实际越近,离群众越近,离生活越近。今天,本报推出《晚报记者走基层》专栏,这是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的部署,按照市委宣传部、市“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决定,本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今起,本报将精心组织记者走进基层,深入一线,融入火热生活,情系普通百姓,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群众所急所难、所忧所盼,在深入基层中接地气,在融入群众中受教育,在转变作风中改文风,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为推动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中元节之夜,记者驱车在中心城区各主干道走访时发现——
乱烧纸钱难得见文明祭奠入人心
昨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有在这一天祭奠已故亲人的习俗。昨晚,记者驱车在中心城区各主干道走访时发现,以往在主干道路乱烧纸钱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文明祭扫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记者在津河畔看到,一场“放河灯、思故人、带福归”中元节文明祭扫活动已经开始启动,来自和平区兴河里等社区的居民,放下一盏盏美丽的荷花灯,它们带去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在直沽桥河西段的亲水平台,也有不少市民在此放河灯。河西区大营门街九江路社区负责人马春林介绍,为防止河灯对海河造成不必要的污染,社区近20位督导员和志愿者在海河下游刘庄桥附近等候,打捞飘落在海河上的河灯,并集中放置焚烧箱内集中焚烧。
由本市推出的全国首家公益网上祭奠平台“津祭网”点击量已突破20万次,建立网上纪念馆3025个。
市民政局殡葬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本市中元节的祭奠高峰为8月12日到14日,全市共确定了禁烧道路470条、3066个指定焚烧点,万名志愿者在此期间上路管理。(记者刘超麻欣实习生肖婷王光宇)